文 / 柳七归来
韦编三绝是一个成语,讲的是圣人孔子为了读《周易》这本书,多次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子都磨断了的故事。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在用竹子做成的竹简上写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再通过牢固的绳子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便于阅读。
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又以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据说孔子晚年特别喜欢读《周易》这本书。他把竹简翻开来又卷回去,反反复复读了许多遍《周易》,还在书上面写了一些自己的读书心得。由于阅读的次数太多,所以就连串起竹简的牛皮绳子也给磨断了好几次,不得不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对《周易》掌握得更多了。”
所以,后人通常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来比喻读书勤奋。韦,是熟牛皮的意思;绝,就是绳子断掉的意思。大家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三,并不是真的说三次,而只是表达一个大概的数量,意思是很多次。
所以,小朋友们,假如下次你写作文形容一个人学习很勤奋,别再用“废寝忘食”或者“发奋图强”,而是能写出“小明学习很用功,简直到了韦编三绝的地步”这样的句子,那你的老师一定会大吃一惊的。
在朗朗的诵读里知天地,
于温润的文字中明事理。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文集「小清泉学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