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细读文本,从字里行间感知、触摸文字的温度,读出字里行间的空白处流淌着什么,读出文字之外的东西,倾听到文本细微的声音,要引导学生从言语的表层走向深层。已故语文教育专家陈钟樑先生曾提出语文教师的眼睛要“毒”,这里的“毒”,指的就是敏锐、深刻、独到,能从字里行间读出学生读不出来的东西,以便更好地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纵深处,让学生上这节课与不上这节课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于漪老师曾说:“备课,必须一丝不苟,把教材吃透。我给自己立了个规矩,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须先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每备一篇课文,总要查清时代背景,推敲词句,理清作者思路,脑子在课文里来来回回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追根寻源,弄清三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三言两语能够准确地拎出来,毫不含糊。哪怕是一个词一个句,也要反复推敲,咀嚼,从不同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脑子里始终有思维的火花。”是的,请静下心细读文本,像婴儿般无知地阅读,像文学家般思考着阅读,像教育家般辩证地阅读,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练就一双慧眼,一双“毒眼”,才能看出有限的文字背后,有着怎样无尽的内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专业尊严。
2022-05-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好课强调学生的经历,带领学生经历由不知到知的过程,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经历“山重水复”“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