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麋鹿乐园

初冬的黄海滩涂上,护花米草一片金黄,碱蓬红得令人心醉,荻花在风中优雅地摇曳……湿地精灵麋鹿悠闲自在,白鹭、牛背鹭、绿头鸭等相伴左右,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大丰麋鹿保护区)随处可见这样宁静和谐的场景。

周末,天气晴好。我们一家三口来个自驾游,到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区域内的大丰麋鹿保护区游览。通港大道、228国道宽阔平坦,两侧的银杏、水杉、栾树等彩色树种正是最美的时候,赤、橙、黄、绿,色彩斑斓,片片落叶随风飞舞,令人心旷神怡。奔驰在美景当中,感觉没多长时间就到了目的地。

首先观看由中央电视台花七年时间拍摄的电教片《归来的麋鹿》,对麋鹿有个大致的了解。麋鹿俗称"四不像",殷末周初,是繁盛的时代;而到了清代,北京南郊皇家猎苑仅存200多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麋鹿被抢劫一空。1986年8月,39头麋鹿从英国回归故土,35年来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种群数量已达6119头,占世界总数的近70%。

接下来,我们包下一辆电瓶车前往保护区内游览。

首先从金滩鹿鸣入口处进入麋鹿半散养区。沿途满眼枯黄的狼尾巴草,勾起我对孩提时候玩狗尾巴草的回忆——每当夏天狗尾巴草长得茂盛时,我们就会折下长长的“狗尾巴”,将有尾巴的这头衔在嘴角,另一头则撑着眼皮,然后做出各种搞怪表情。

电瓶车缓慢行驶着。路边有很多倒伏着的树,这是由于夏天台风影响形成的。为保持自然风貌,一般不进行人工处理,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景。上次听江苏林科院的一位教授介绍,这叫"风灾迹地",任其自然倒伏着,目的是让人触景生情,更加珍惜每一个日子。

不时看到鹿群,少的二三十头,多的上百头。它们大多静静地站立或躺着,悠闲地享受着初冬暖阳;也有慢慢踱步的,完全是闲庭信步的感觉。

靠近一座大桥时,我们请司机停车,打开车窗,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胡萝卜,对着鹿群挥舞起来。非常灵验,麋鹿特别是长着威武鹿角的雄鹿纷纷走了过来,靠在车窗边,仰着脸向我们讨吃的。我们将胡萝卜伸出车窗外,它们就凑上来、一口叼了过去。有几头块头大的"帅哥"连吃了几根胡萝卜还不肯走,我们把手缩回来并大声吆喝:“走开,请走开!”可它们不仅予理睬,还把头伸进车窗里,将口水蹭在我们衣服上。我们轻轻触摸鹿角,它们也不害怕与躲避。

麋鹿是胆小的动物,过去,一旦有人靠近就给吓跑了,留下一个惊慌的背影,有时跑很远了还要回过头来观察一下是否安全。而现在,眼前的它们都成了好吃的“赖皮”。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当我们真正关爱它们、保护它们时,它们就会丢掉戒备心,与人类一起共享大自然的美好。

接着游览麋鹿圈养区及观鹿台,这是一个老景点,在这儿可以隔着栅栏观赏麋鹿并与之互动,也可登上观鹿台鸟瞰保护区的美丽景色。在通往观鹿台的道路两侧设置了一些宣传栏,比如:炫耀自己的鹿王——在短短的三个月的发情期内,成年公鹿特别好动,经常把一些杂物,尤其是一些杂草挑挂在角上,然后一边走一边叫,不断地与其它公鹿比美。这些宣传标牌确实起到了科普与娱乐的双重作用。

栅栏里面的“老演员”们不停卖萌撒娇,还是想向游人多讨点好吃的。以前听导游介绍过,麋鹿的下颌门齿发达,没有上门齿,仅以硬皮上唇咬合取食。在这儿静静观察,可以看到馋嘴的麋鹿急乎乎地将胡萝卜一口叼了过去,可吃起来并不很快,尤其不小心掉地上再用嘴捡拾时不会十分麻利,动作有点怪怪的,特萌,十分可爱。

稍作停留后,我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前往鹿王苑。每年的五、六月份各个鹿群上演王位争夺战,经过一轮轮淘汰,最后的胜者就是鹿王,它将享有本群所有雌性麋鹿的交配权。

看见一头曾连任两届、创造神话的鹿王在阳光下悠闲地踱步,偶尔朝游客瞄一眼,依然是那种骄傲自得、不可一世的感觉。

接下来游览的是麋鹿文化园。麋鹿群雕、麋鹿在世界和中国的分布图、麋鹿本纪书法石刻、麋光角影……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形式别具一格。

令人心生感动、记忆深刻的是"里程碑"和"听嗷坡"。站在“里程碑"雕塑前,我的内心油然而生敬意。

第一座里程碑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他对麋鹿情有独钟。麋鹿的数量在商周时期达到了顶峰,后来逐渐减少,到了乾隆年间野外的麋鹿几乎所剩无几,绝大部分聚集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里。乾隆皇帝为了保护麋鹿,花费了大量的白银改造了南海子的围墙以及内部设施,设专人管理,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奖惩制度。第二座里程碑是麋鹿的发现者阿芒•大卫,是他把麋鹿从自然保护和科学的角度推向了全球。第三座里程碑是英国贝福特公爵,他们家族在保护麋鹿方面做了巨大的贡献。在阿芒•大卫发现麋鹿的若干年以后,圈养在皇家猎苑里的麋鹿先后被英、法、德等国家抢走,饲养在各家动物园里。由于各种原因,麋鹿相继死去,即使活下来的繁殖率也不高。1894年到1901年期间,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先后购买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放养在自己的乌邦寺庄园内。第四座里程碑便是我们大丰麋鹿保护区,麋鹿的种群在此得以发展壮大。1986年8月,39头麋鹿从英国回归故土,35年后这里麋鹿种群数量已达6119头,占世界总数的近70%,并创下了五项“世界之最”,即最大面积麋鹿自然保护区、最大麋鹿种群、最完整麋鹿基因库、最大野生麋鹿种群、最大人工驯养麋鹿种群。

如果没有这些曾有力地保护过麋鹿的“里程碑”,麋鹿可能早已在地球上消失了。

"听嗷坡"则安息着1986年回归中国的39头麋鹿,它们完成了祖先的还家夙愿,在黄海滩涂上扎根、繁衍。这座墓碑可以称得上是人类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同伴(野生动物)建造的最大的纪念碑了。当年从英国归来的麋鹿就是在这儿走下卡车、“呦呦”几声并快乐地奔向黄海滩涂的,因此,这儿有一个特别好听、令人感慨万千的名字——"听嗷坡!"

最后,进入盐城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展示中心,徜徉了湿地风光,各种新奇的湿地生物展现在我们眼前。展示中心门口搭建了一扇鹿角门,由近五千副鹿角组成,其中有很多贴着年代标签的鹿王的角,堪称雄伟、壮观而带点神秘色彩。

结束了游览,我们漫步走向停车场。

"脑筋急转弯,请听题。"我故作神秘,"世界上曾经失去方向感的动物。"

"麋鹿(迷路)。"爱人和孩子几乎异口同声。

哦,曾经迷路的麋鹿!古代王侯贵族围猎捕杀你,你惊恐慌乱、仓惶逃命,怎会不迷路!八国联军掳掠抢夺你,你离乡背井、颠沛流离,怎会不迷路!如今,你生活在强大的祖国怀抱里,生活在美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大家都喜爱你,都来保护你,绝不会再让你迷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末,虽然春寒料峭,但天气晴好。 我们一家三口来个自驾游,到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看麋鹿。 近几年来,在创建5A...
    吾心安处阅读 4,916评论 0 3
  • 昨天下午周先生上完课,我们带小周末去中华麋鹿园看麋鹿。 中华麋鹿园就是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
    明月照不照沟渠阅读 3,169评论 2 6
  • 在美丽富饶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境内,位于东部黄海之滨的是的滩涂上,有一个国家级珍禽保护区,它的面积达到3000公顷...
    陌卿歆阅读 3,961评论 2 2
  • 大学的第一次班会我颇为自豪的在自我介绍时给同学们科普了麋鹿。 事实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丰人,我一直都没有机会见...
    农妇的庄园阅读 3,349评论 0 3
  • 文游天下(119) 大丰中华麋鹿园 文/石岩磊 麋鹿,又叫四不像,因为它的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子像牛、尾像...
    石岩磊简书阅读 4,359评论 0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