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传统史学与考古研究中,“夏、商、周断代”被广泛接受,但仔细考察史料和出土文物可发现,“商代”这一称谓并不准确。根据文献记载和历史发展脉络,应称为“殷代”而非“商代”。本文结合史料与考古证据,详细探讨为何“夏、殷、周”才是历史上正确的断代,并驳斥“商代”的称谓为何不符合史实。
一、“商”作为封地,非王朝
1. 契的封地为“商”,并非王朝:
• 史籍《史记·殷本纪》记载:“高辛氏之世,妃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子契。契为尧司徒,成功于民,受封于商。”
• 尧在天下之主的位置,将“商”赐予契作为封地,契成为商侯,商仅为地方封邑,并未形成独立的王朝政治体制。
2. 尧舜禹夏时期的商侯地位:
• 尧、舜、禹时期,契及其后代一直为“侯”或“侯爵”,其地位隶属于当时的中央王朝(虞、蜀、夏)。
• 契后十三代至汤,商侯历经封地迁移与政治动荡,但始终未具备建立王朝的条件。
二、从商侯到殷代的转变
1. 汤灭夏,建立“殷”王朝:
• 《史记·殷本纪》明确记载,汤击败夏桀后,“殷人得天下后改天下之号曰殷”。
• 殷的命名是王朝建立后对自身的正式命名,标志着殷族从封邑到独立王朝的转变。
2. 殷代命名的合法性:
• 殷的命名具有天命观和政治合法性的象征意义,体现了统治者对新王朝的定位和对前朝的替代关系。
• 从契的商封地到汤的殷王朝,是从侯国到王朝的飞跃,汤之所以改名殷,正是为了与过去的“商”封地时代作出区分。
3. 商侯与殷侯的过渡时期:
• 夏朝后期,商侯逐渐强盛,契的后代如相土、冥、上甲微等先后迁地、扩张,奠定了殷王朝的基础。
• 但在汤称王之前,这一时期的政治实体依然是地方性侯国,因此“商代”并不准确。
三、史料与考古证据的支持
1. 史料中的商侯与殷侯:
• 文献记录中,商侯、殷侯的称谓频繁出现。例如:
• 夏少康十一年,“使商侯冥治河。”
• 夏康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
• 夏帝孔甲九年,“殷侯复归于商丘。”
• 这些记载表明,商人作为侯爵,在汤建立王朝之前,其政治地位与“王朝”概念相距甚远。
2. 甲骨文与金文中的“殷”称谓:
• 殷墟甲骨文中,大量出现“殷王”“殷宗”“殷祖”等称谓,显示“殷”是商人建立王朝后的正式名称。
• 出土的殷代青铜器铭文,也以“殷”作为对国家的官方称呼。
3. 考古遗址的证据:
• 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与殷墟遗址的文化联系表明,殷王朝的政治中心从早期的商封地逐渐北迁,但其王朝的正式形成以汤灭夏为标志。
• 汤迁都亳(今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这一举动明确区分了地方性商侯与殷王朝的政治性质。
四、驳斥“商代”称谓的历史问题
1. “商代”忽略了政治转型:
• 如果将契受封后的整个发展阶段统称为“商代”,则混淆了封邑、侯国与王朝的概念。
• 这一称谓无法反映殷王朝建立后政治结构的根本变化。
2. “商代”违背史实:
• 文献和考古均明确指向“殷”作为王朝名称,未见“商代”一词的使用。
• 强行使用“商代”称谓,既脱离了史料记载,也误导了对殷商历史的理解。
3. 学术规范与历史名实:
• 历史命名需以当时社会的认同为依据,“殷”才是这一时期的正式称谓。
• 称“商代”不仅简化了历史,还可能导致对殷商文化与政治体系的误读。
五、夏、殷、周:正确的历史断代框架
1. 夏代:中华文明的早期王朝形态
• 夏代是中华文明王朝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宗法制度和礼制文化为特点。
2. 殷代:继承与超越的王朝
• 殷代从契的商封地起步,历经13代,最终由殷人十四代商汤完成王朝建立。
• 殷王朝延续至盘庚迁殷后达到鼎盛,创造了青铜文明的辉煌。
3. 周代:礼乐文明的高峰
• 殷周更替后,周代通过“封建制”和“礼乐制”将华夏文明推向新高度,奠定了后世的文化格局。
六、结论
“夏、殷、周”才是历史上正确的断代框架。殷代的历史清晰而连贯,从商封地到侯国再到王朝,体现了华夏文明从地方性势力向中央集权发展的全过程。“商代”这一称谓未能准确反映殷人从封地到王朝的历史演变,也与史料和考古证据不符。
因此,在学术研究和历史叙述中,应严格区分商侯与殷王朝,正确使用“殷代”一词,以准确反映华夏文明的真实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