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判断
“评估某人是否有吸引力属于基础评估。无论你是否愿意,评估都会自动进行。这会对你产生影响。”
“大脑中有一些回路,可以通过脸型评估此人是否强势。他看起来就像个领导。”
“惩罚的力度与罪行要匹配,否则我们就会觉得不公平。就像可以将音量大小与光线强弱相匹配一样。”
“这个例子可以明确说明思维霰弹枪。有人问他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他想到的却是自己喜欢该公司的产品。”
读完这一章,书上的字基本都认识,每句话好像都理解,却不能理出一个头绪来,虽然前面的内容也有同样的感受,这一章尤甚。书友也有这样的感受,讨论的结论是: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写书方式跟我们不同,还是可能是翻译的原因。我们自己摘不出来,就把书上本章末尾的总结先搬出来,一条条来看。
“评估某人是否有吸引力属于基础评估。无论你是否愿意,评估都会自动进行。这会对你产生影响。”
书上例子是用0.1秒看政治家竟选的面部照片,对其好感度和能力进行评估。学生的评估非常一致,而竟选获胜者正是照片评估中得分较高的修好选人。
“大脑中有一些回路,可以通过脸型评估此人是否强势。他看起来就像个领导。”
这一条我们比较熟悉,所谓“面由心生”。当然只靠面相评估一个人准备性并不高,再加上人是最善于伪装的。但评估陌生人的能力仍给我们带来了生存优势。我们感觉不对劲的人,就远离TA,保证安全。或者我的理解,我们对面相的评估就是我们的祖先从长期生活经验中获得这种能力遗传给了我们。
“惩罚的力度与罪行要匹配,否则我们就会觉得不公平。就像可以将音量大小与光线强弱相匹配一样。”
这一条来自一个实验:部分受试者根据罪行的轻重调整音量,其他受试者根据法律制裁的轻重调整音量。如果你听到两个音,一个代表罪行,另一个代表惩罚,当一个声音比另一个高很多时,你会感到不公平。
关于强度的匹配,书中还列举了很多开脑洞的例子:
朱莉4岁时就能流利地阅读。
现在将朱莉作为儿童的阅读能力与以下句子中提到的强度等级相匹配:
某人的身高可与朱莉的早慧程度媲美,他有多高?
你觉得6英尺合适吗?显然太矮了。7英尺呢?可能太高了。你在寻找一个与4岁儿童优秀的阅读能力相匹配的身高—很出色,但算不上异乎寻常。15个月大就能阅读才算异乎寻常,就像某人身高7.8英尺一样。
你的工作收入达到什么水平才能与朱莉的阅读能力相匹配?
哪种罪行的严重程度可与朱莉的早慧相匹配?
“这个例子可以明确说明思维霰弹枪。有人问他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他想到的却是自己喜欢该公司的产品。”
共读的书友特意查了“思维霰弹枪”中“霰”字,读xian(四声),字典中的解释“指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粒”。“思维霰弹枪”指的就是过度计算过算思考。“美女只是对你笑了一下,你就在想该给你们孩子起什么名字。”就是一个“思维霰弹枪”的例子吧,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