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求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每到一个国家,必能了解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是请求人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自愿告诉他的呢?”
子贡说:“夫子是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得来的。夫子获得信息的方式总是和别人不一样吧!”
这里的温良恭俭让是子贡对孔子的评价。我们现代人对温良恭俭让有一套自己的理解。
温,代表为人温和。
良,代表善良。
恭,代表恭敬心。
俭,代表生活节俭。
让,代表谦让。
如果一个人做到现代意义的温良恭俭让,已然是谦谦君子。
但是,子贡(或者说传统意义上来讲)对温良恭俭让,有自己的定义。
温,表示为人温和,不激烈,不尖锐,不尖刻,不偏激。
良,不仅仅是善良,它是指对万事万物都有一种善意和敬意。
恭,是恭谦,和睦的意思。表示对人,对物有恭敬心和敬畏心。
俭,是指做事有分寸感,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节制。在个人生活上有分寸感,就是不奢靡浪费。所以我生活节俭只是俭的一个方面。
让,就是谦让。社会总有竞争,竞争不能以力量为唯一胜算的标准,如果这样,以一切据为己有为唯一目标的话,人类社会就成为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所以,要“让”,当人类学会了“让”,人类的合作就更容易出现,人类文明的曙光也就得以呈现了。
如果从传统意义的理解来看,现代人对万事万物的善意和敬意,对人,对事,对物的恭敬心敬畏心,做事的分寸感等方面来说,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
而从学生时代,从个体之间就开始强调的竞争更是有违人类文明发展的路线。
正如中*美两国元首见面时,大大所讲“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中*美两国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这是客观现实。但是只要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完全可以超越分歧,找到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
“温良恭俭让”是个体的修行,“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是大国发展之策略,凡此种种,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