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篇第八②-1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我们首先看恭,恭敬;慎,谨慎;勇,果敢勇猛;直,直道而行,我们单看这几个特点,都是好的。恭敬很好,做事情谨慎很好,勇敢很好,直道而行很好,但是如果没有礼的约束,没有礼的平衡,就变得不好了。
如果恭敬,但是没有礼作为平衡,作为调和,就会变得劳苦,劳心劳力劳神;谨慎如果没有礼的平衡和约束,就会变得葸,葸是畏惧、怯懦之意;勇敢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特点,可是如果没有礼的平衡和约束,就会变得乱,有祸乱,容易犯上,顶撞他人,产生祸乱。
直很好,好的特点,我们天天讲直道而行,但是如果没有礼的约束,就会变成绞,绞就是刺人之非,尖刻伤人。整个这句话实则是在讲一个字“礼”,我们讲一讲礼是如何形成的,礼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比较好容易理解这里的礼字。比如我们发现一个很大的空地,把它作为停车场,刚开始这片大的空地作为停车场的时候,知道的人很少,往这里停车的人很少,这个时候我们把车停在这里,可以随意地停,横竖都可以,怎么停放都没所谓。
可是随着知道停车场的人越来越多,来到这里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停车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停放的地方不要影响他人,这就是礼。这个礼是因为我们有内心有仁,内心有德,心里想的是不能影响和妨碍他人,故而我们内心形成了礼。
再随着知道这里的人越来越多,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内心有仁德,去想着不要影响他人,怎么办呢?就出现了一个人来管理这里,我们画上了停车位,要按规矩按秩序来停放,所以这个时候又形成了礼,就是一些规章,一些制度,一些规则,是为了让人们来遵守,如此才能呈现出来一个和谐的状态。
包括我们现在讲的法律,它也是一种礼,所以叫礼法。规定的法律是为了让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变得更和谐的状态,所以礼是一种秩序,一种规则,但是目的是以和为贵,打造一个大家共同生活的和谐的状态。
我们再回到停车场,如果没有人来管理停车场,没有人来规划停车的位置,大家是不是就乱停乱放?所以它呈现出来就是不和谐的,所以无论是规定出来的制度秩序,还是我们自己内心有仁德,为了不影响他人,其目的都是为了以和为贵。
我们看到一个企业也是一样的,企业刚开始没有几个人的时候,亲情化管理就可以了,因为大家都可以讲仁德,每个人想着我多做一点,多努力一点,不要去影响他人。
但是随着人越来越多,我们就不光要提升自己内在的仁德,还要加上一些规则,一些秩序,这个时候礼法就形成了,也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都是为了这个企业变得更和谐而制定的。
所以这个礼有两个方面形成,第一是我们自己主动的,就是我们自己内心有仁德。比如随着我们学习传统文化,随着我们修行以后,即使是没有划线的一个停车场,我们也知道把自己的车停得规规矩矩,不要影响他人,不要妨碍他人。
比如我们在一个企业当中,如果我们内心是有仁德的人,学习过圣贤文化的人,不用有什么样的规章制度,我也会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的言行举止我都在思考,不要去影响他人,不要去阻碍他人,不要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影响。
还有一种就是要制定规章制度了,来规范每个人,所以这也是周礼的形成。从尧舜禹那个时代,人人讲仁德,所以礼并没有那么完备,这就好比是在一个企业当中。
如果人人的道德标准都很高,人人内在有仁有德,其实是不用规定的,一个公司的规定,是给什么样的人准备的啊?是给总犯错误的人,总不按规矩办事的人来准备的。法律是来约束谁的呢?是来约束容易犯罪的人。
如果一个人内在有很高的道德标准,有自己君子之风范,是不会触碰到那个底线的。所以到了周朝的时候,随着人越来越多,为了更好的管理,完备了周礼。
每一个人见上位的人,见天子,见诸侯国的国君,见大夫,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甚至如何站,如何立,如何吃,如何行礼,见什么样的人,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包括祭祀,包括射箭,包括宴请,包括外交,所有的事情都有完备的礼仪,人们只要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就可以了,这就是礼。
到了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经过历史的发展,不断的演变,没有那么多的礼了。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明文规定,这个时候,就靠我们自己内心学习圣贤的文化,来自我约束。
我们举个例子,现在在企业当中,没有公司的规章制度,说一个员工要怎么对待自己的领导,要怎么对待自己的老板;人际关系当中也是一样的,没有一个礼法是规定让我们必须尊敬他人,必须恭敬他人。
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好像在我们心中就有这样的价值观,这就是圣贤文化所给我们的教化,给我们的教育,形成了我们这样的思维,所以礼之用和为贵,这个礼起到一个调和的作用,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他是一种分寸。
我们再来看《论语》,子曰:“恭而无礼则劳”,很恭敬,但是没有礼就会变得很劳神劳心,变得很劳苦,什么意思呢?我们来体会一个人很恭敬地对待他人,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没有标准,不知道该怎么去对待他人,不知道该怎么去对待领导。
这个时候我们呈现出来的状态就是很劳苦,很劳心,很局促不安的样子。比如我今天要去见一个处上位的人,或者去见一个亲属的长辈,我是很恭敬的,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做,不知道按照什么样的规则去送礼。
这个时候就会变得很劳累,我要送什么才好呢?送什么他才能满意呢?他会不会不喜欢这个东西?他会不会不喜欢我的样子?他会不会不喜欢不欣赏我的性格?我有恭敬的心,但是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所以自己就会变得很劳苦,很劳心,很劳力。
再比如我照顾领导,到底该给他倒水?还是倒茶?还是倒咖啡呢?我不知道他喜欢什么样子的,我担心他会不会因为我照顾得不周到而不喜欢我,我担心他会不会不喜欢我的性格,会不会不喜欢我走路的姿势,这时候就变得很劳,劳神,劳心又劳力。
我们如果把这个背景放在周朝,就很好理解了,见什么样的人,都有非常完备的礼仪制度,就直接照着标准去做就可以了。可是现在没有,这个时候就靠我们自己内在的这种约束了,没有这种制度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学习了,学习什么呢?
比如可以问知道的人,通常在见长辈的时候都带什么样的礼品,都该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学习来这些不成文的某些思维和认知,这都是礼的范畴。所以我们有了礼的时候,我们懂得该如何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才不会如此劳心劳力。
“慎而无礼则葸”,很谨慎,但是如果没有礼的平衡就会变得葸,葸就是怯懦、畏惧的意思。在生活当中,有很多人都是这个样子,做事情很小心谨慎,但是没有礼的平衡就会变得很胆小,很畏惧,很怯懦。
这个时候我们看看礼是什么?礼是内心的仁德的呈现,当我们一个人内心是有仁德的,我们做事既小心又谨慎,但同时我们不会怯懦不自信,我们来体会这是什么道理呢?为什么内心有仁德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怯懦和不自信呢?
当我们内心有仁德的时候,思考的出发点,更多的都是为对方好,当我们是为对方好,我们心胸就是坦荡的,怎么会怯懦和不自信呢?我怕领导不喜欢我,这不是仁德的表现,是怕他不喜欢我,这是自私的表现。
我怕我今天表现得不好,你看你想的都是自己;我怕我今天这个工作做完他人不满意,是没有仁德的表现。当我们如果是有仁德的,我很小心谨慎地对待领导,但是我一心为领导好,我怎么会怯懦呢?
我一心为我的学生,为我的客户,为我的消费者付出,我都想着如何对他好,我小心谨慎,这是做事的态度,不要去伤害他人,但同时我对他既然是好的,我心胸就是坦荡的,不会怯懦。
所以这里的礼在讲内在的仁德,当一个人内在有仁德的时候,我恭恭敬敬地对待每一个人,但是我不会胡思乱想,不会胆小害怕,让自己变得劳心劳力,面对任何事情,我也不会去怯懦。
我们再来体会,很多朋友修行了半年,修行了一年以后,是不是开始变得更自信了?是不是开始变得不那么劳心劳力了呢?就是因为内心变得坦荡了,我这件事情是为你好的,我坦坦荡荡。
我是站在你的角度,我是为了不影响你,是为了希望你变得更舒服,希望整个状态变得更和谐,我有何怯之有呢。所以这就是礼的重要性,他会随着我们不断地学习圣贤的文化,不断地修正自身,我们内心越是有仁德,我们的心胸越是宽广,越是坦荡,我们的行为就会变得落落大方。
我们再来举个生活当中孩子的例子,再来辅助大家理解这句话,比如我们家里有一个小孩子,这个时候来了亲人,来了朋友,来了同事,这个孩子有可能是胆小的,不敢讲话,为什么呢?他不知道该怎样讲话,不知道该说什么,并不是这个孩子不恭敬,这个时候我们做大人的就要交给他礼了。
比如直接把孩子叫过来,这个人叫叔叔,这个人叫姐姐,根据不同的年龄告诉他该如何去称呼,该如何去办这件事情,这是不是就是礼啊?所以当我们不停地去这样教孩子的时候,他就懂礼了,他就知道碰到什么样的人,该去讲什么样的话,他就会变得落落大方。
所以要不然我们去教他礼,告诉他这件事情具体该怎么做,要不然我们要去学习圣贤的文化,通过修身,自己内在有仁有德,我们自然做的事情就合乎于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