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里的军旅路】159:组织的温暖

  撰文/渝夫·天津河东

  编辑/桐言·辽宁沈阳


  【桐言无忌】


  最好的朋友和团体,只有在你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情况下,才能体现出来真伪来。人生在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都是三穷三富过到老,就看你结交的朋友是倾囊相助还是避而远之了。都说“穷在闹市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相对而言,渝夫同志是幸运的,在他最无助、最难挨的时候,是部队的领导和战友一路上绿灯行驶,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这份大爱,这份支持,这份温暖,让这个性情中的男人直至今日仍然铭记心间,没齿难忘!

  当年的如烟往事,现在回味起来,已经是经典回放了,那些青涩懵懂的年少,那些曾经喜欢的人事,至今都是未圆的梦,几多遗憾、几多怀恋、几多风雨,都已经是过往云烟……




  (六零二)一片温暖


  思虑再三,我决定向组织求援。上午,趁政治处王国志主任向我交代任务之际,我将自己的困难和盘托出:家父病重,不打算回家又没发工资的我想找团里预借2000元钱,以解决燃眉之急。王主任没多说什么,只让我写张借条,尔后在上面签写意见:“请团长、政委审批。李勤俭父亲肺癌晚期(实际是尘肺三期),本人不准备回家。”

  我找到政委,他简单问明原因后,毫不犹豫地在借条上签上“同意”两字。到财务股,说是要找后勤处处长签字。找到正在开会的处长,又是绿灯。下午2点,怀揣2000元钱的我直奔邮局。在此之前,同在宣传股的李永生干事再三问我借到钱没有,声称“不够的话,我给你拿点。”

  到了邮局,营业员在验钞机上一验,说一张50元钞是假票,并说“看来你邮不成了”。我翻遍衣兜找零钱,最终离20邮费还差5元。正着急哩,漠河发电厂的一位工作人员热情相助:“我这里有。”就这一句话,让我甚是感动。

  在汇款留言处,我只写了一句:祝早日康复。

  晚上往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姐夫安章洪。他将二叔的病情说了一下,让我不要着急。我告诉姐夫:请转告二叔和妈妈,先治病,其他都不用管。姐夫没多说什么,只是让我不要操心,说有他在哩。对这个待我如亲兄弟的姐夫,我竟然连一句感谢的话都说不出来。(1999年9月29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六零三)生拼硬凑


  昨天,团政治处王主任告诉我,说是省军区政治部宣传处来电话,《解放军报》约稿,主要内容是国庆这天位于祖国最北端的我团四连北极哨所的庆祝活动,以及官兵们在节日期间执行战备任务的情况。受领此任务,我的第一个感觉是腹中空空、无从下笔。这几天心情不佳,脑瓜里更是一点货也没有,甚至连每天一篇的日记也懒得写了。

  不过任务还得完成。困难再大,也不能让困难压倒,这应该成为我努力培养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品格。

  早上,当机关各部处忙于交班的时候,我来到宣传股办公室,用电话跟四连联系,向陶玉玲指导员详细询问国庆那天北极哨所的活动安排,包括早上升国旗的时间,之后的巡逻计划,以及哨所人员情况等。回到教导队以后,我开始构思。

  在此之前,我还到团里的图书馆查阅了相关资料,很是忙碌了一阵子,目的是想从寻找类似这种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结果如意算盘落空,什么有用的东西也没找到。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赶着鸭子上架。

  事实再一次证明,强扭的瓜不甜。坐在桌前,盯着那本稿纸,我就是找不到感觉。也试着写了几段,全不满意,再写,还是自我否定,总是不太满意。到最后,无奈的我只好搁笔作罢。

  晚上回机关,坐在四通打字机前,我强迫自己进入情况,决心先写出一个初稿,等明日核实后作进一步充实完善。于是边想边打,倒也稀里糊涂地完成了初稿。

  这种拼凑的感觉,难受得要命。(1999年9月30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六零四)国庆感怀


  今天是建国50周年的大喜日子。一大早,电视里就开始播放全国各地进行升国旗仪式的画面。当然,重头戏还是上午10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国庆50周年庆典。8时30分,中央电视台开始直播庆典盛况。10时整,在震耳欲聋的礼炮声中,国旗护卫队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出发,沿着大红地毯,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护送到天安门城楼前。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五星红旗在首都上空冉冉升起,国庆大典正式拉开帷幕。

  最引人注目、最激动人心的,还是要数阅兵式。在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新良上将的陪同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检阅了一万余名官兵、上千辆各种战车、数十架战机组成的三军受阅将士。当一个个方队迈着正步从天安门楼前走过的时候,当各款新型武器在世人面前亮相的时候,当矫健的战鹰从天安门上空掠过的时候,身为军人,我由衷感到激动和自豪。今天的人民军队无疑是强大的,有信心、有能力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紧随其后的群众流行队伍千姿百态,展示出一派国泰民安、国富民强的太平景象。

  下午,团政治处别开生面,在俱乐部唱歌厅开了一个军人、家属、孩子全上阵的座谈会。尽管只是唠唠嗑、唱唱歌,可大家一样玩得很开心。国庆嘛,举国同庆才对。(1999年10月1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六零五)如烟往事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喜欢在如烟的往事中寻找逝去的岁月。

  上职高时,可能学习压力小,一些同学似乎热衷于谈情说爱。在我们班,几对恋人爱得风风火火、死去活来。其中有一对活冤家,好的时候如同一个人,扯起皮来就热闹了,两人似乎习惯于在争吵打架中演绎爱情,那个男同学经常伤痕累累,无论脸上还是手上,经常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另一个男同学则暗恋班里那位高冷的漂亮女孩,只是他们的故事并没有一个好的结局,那对活冤家最终也未能走到一起。倒是与隔壁班谈恋爱的同学,有三对修成正果。

  高中时代的我真是穷得可以,压根没有谈情说爱的本钱。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与班上的每一位女生都相处融洽,像兄妹,像姐弟,像亲人,简单而温暖,让我终生难忘。

  入伍前,已经二十出头的我既无恋爱经历,更没什么艳遇,标准的青童男娃儿一个。直到入伍的前几天,邻家女孩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属于我们的爱情故事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开始了,这种感觉实在美好。(1999年10月2日写于漠河县西林吉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