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回归常识,就是回归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
——《常识工作法》听后感
怎么做出好产品?
怎么提高团队效率?
怎么提升员工幸福感?
怎么摆脱办公室政治?
《常识工作法》这本书能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本书的作者是世界知名品牌营销专家马丁·林斯特龙,曾经写过两本著作——《感官品牌》与《痛点》。他在调研全球百强企业后发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归“常识”,即跳出企业规则、程序的束缚,根据人的常识、同理心来做事。
一、常识工作法
常识是看清事物本质,并依照事物规律做事的诀窍。常识工作法就是根据人的同理心、常识来做事,而不是按照既定的规则、程序做事。
为什么人们会陷入违背常识的误区?
一是人们在组织当中容易忘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应该有独立的判断,清晰自己需要为谁服务。因为规则、程序、KPI方便管理,却会导致很多人变成了组织的流程、螺丝钉,忘记自己服务的对象不是客户、大众,而变成了KPI指标、组织的规则。
二是处于有缺陷的企业生态。很多公司之所以缺乏常识,是因为与客户脱节,自己不做客户很久了。我们应该学着去做自己的客户,去体验产品和服务,而不是想当然。要关注客户,而不是关注内部事务,做好连续性的服务,防止客户体验断层。如果想要对客户负责,就应该更多地由外而内地看待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花时间多与客户交流。
三是办公室政治会让很多人的工作变形。怎样才能够避免陷入办公室政治的“雷区”?作者在书中这样论述:
“在我看来,公司若存在如下几种情况,则一定会出现办公室政治问题:
一是公司内部划分多个层级;二是公司办公室和员工之间存在地理距离。三是老板常常改变想法和观点。四是公司内部存在各自为营的文化;五是缺乏经常性的内部沟通;六是员工对组织内其他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知之甚少,并专注于守护自己的地盘。在这种混乱的环境中,常识往往成为最早的牺牲品。”
怎样去办公室政治化?首先要公司决策透明化,让大家知道发生了什么,第二招出现了问题要学会吸取教训,第三招很实用的方法是举办篝火活动,让员工身心放松。
四是过度依赖技术。技术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帮助人类进步,另一方面技术没有让我们越来越闲,而是让我们越来越忙了。所谓的回归常识,就是回归一种真正幸福的生活。还有,过度依赖会议和PPT,还有很多奇怪的规则、规范和政策、合规性问题等等,会绑架我们的常识。
二、怎样回归常识?
作者提出了回归常识五步法,其核心是要回归到H2H(人对人)的服务方式。
第一步,意识到囚笼存在
第一阶段,所有员工聚集到房间里,两两一组画肖像画,创造人与人之间眼神交流的机会,从而增进员工的同理心。
第二阶段,给每名员工配备拍立得相机,让他们拍下公司里任何有违常识的事物,并把照片贴在公司布告栏上。管理层可以结合公司的宗旨选择调整对象。
第二步,鼓起勇气,先做出一点小的改变,找到亮点
采用"90天干预”策略:在90天内,把改革重点聚焦到小的、容易获取的胜利上。这些立杆见影的积极效果会给公司成员带来极大的勇气。
同时把员工们聚集在一起,让一些员工扮演反对改革的人,促使他们意识到反对改革的想法是苍白无力的,从而注入积极的思维方式,让更多人有勇气去改变。
第三步,设置里程碑,及时庆祝
90天后,员工对于实施变革的热情会逐渐消退。为了防止大家泄气,公司要组织活动庆祝、表彰实在的小胜利。这会强化员工心中的一种信念一一他们确实是在为一个正确的团队而战。
第四步,保持变革,切断退路
在转型进行到3/4的时候,公司往往会进入低谷期,因为员工们会意识到,他们自己也同样需要改变。在这个阶段,管理者要做的就是切断退路,告诉每一个人变革将继续进行,不会退缩。
第五步,寻找贡献者
任命常识变革的推动者,并让他们在整个组织中自由发挥:让一些员工接手一些变革项目,向团队展示变革成果,并持续不断地激发团队中的变革需求。
三、在企业中建立常识部
步骤一: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让公司高层支持成立常识部。
步骤二:用事实说话,让员工看到常识部是可以发挥作用的,而且还将继续发挥作用。
步骤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常识和同理心重新注入公司文化。
让我们学会减少常识性错误,令工作更愉快,组织更高效,事业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