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悄悄的过去,留下的只有回忆,回头看看我的兄弟,都已到半百年纪。青春渐渐的老去,剩下的只有追忆……”
听着缓缓流出的音符,朦胧中,好像回到十几年前,坐在去爷爷家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老路上的车上,随着车身的摇晃,和身边的父母说着,聊着,开心的乐着。
猛一睁眼,回到现实,原来是躺在沙发上眯了一小会儿,音乐继续“兄弟这辈子,没有什么过不去,抽点空闲回家叙叙,泡杯清茶,谈谈往事,彼此关照兄弟情谊……”,听着听着,不知何时,泪流满面。
记得小时候,和父母每年回老家,一次是秋收的时候,大概在十一左右,妈妈领着大姨和小姨门,七八口人,浩浩荡荡的回爷爷家帮忙打枣。爷爷八十的时候,还在种地,只不过只种离家近的枣树地,比起年轻时,地少了很多,但是收枣,是个大问题。爸爸工忙顾不上,这个担子就扛在妈妈身上,妈妈这边的亲姐妹,大姨,小姨每年轮流帮忙,跟着妈妈回老家,帮爷爷的忙,更是帮妈妈的忙。
一次是过年的时候,爷爷不愿意来我家,妈妈年前提前备好年货,给爷爷送过去,各种肉,饺子,各种小炒,各种干粮。在回去的这一天中午,妈妈第一件事就是下厨,把附近村的小姑一家接来,还有住爷爷家隔壁的婶婶家,都叫来,提前吃一顿年货饭,欢欢喜喜聚一堂。
如今,爷爷去世已经6年了,自从姑父意外走后,姑姑改嫁外地三四年了,婶婶一家移居河北十几年了,爷爷家村子,整村搬迁,只剩下一户不愿意走的人家,其他人都走了,只剩下一孔孔长满荒草,塌了的只剩半边的窑洞。
“窑子沟”,这个村名,可能过几年,在地图上也找不到了,只留在我们的心里,成为了故乡的代名词。
爷爷,姑姑,婶婶,在脑海里,永远是年轻时的模样。
亲人们,想你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