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立志成为作家的人来说,不只要静下心来创作,也要创作出好作品才行。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作家的心态必须保持平和,这样才能对每一个场景的构思都充满信心。
小说的情节要有内在的生命力。全凭想象杜撰未知的领域很困难。
作家要有深刻的洞察力,客观展现细节的能力,有所保留的叙述能力,再加上一点反讽。这样才能有效传达抽象情感。
叙述不仅是描写内在状态,还要将它具象化,在客观世界为内在状态找到对应的事物。
广泛阅读,观察生活的细节,对写作都很重要。
写作需要臆测、直觉和想象。小说的魅力在于亦真亦幻。
作家要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非理性状态,重视冲动和直觉。
创作小说的方法是先放任情感自由挥洒,再用理性梳理调整,如此反复。
动词和名次要足够具体,副词和形容词要足够准确,不能滥用指代不明的隐喻或陈词滥调。
作家要有强烈的情感。在小说创作中,要从自然人身份中抽离出来,不能边流泪边写作。
作家需要知道常识。
一切以故事为重。
发挥想象力进行虚构,这样才能锻炼小说写作能力。
作家要敢于探索未知领域,要自我挣扎、自我突破、走出安全区。
一旦打破现实生活的束缚,灵感就来了。
虚构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技法,既可以凭空虚构人物和情节,也可以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稍作加工,对话、时间、天气等,都是可以虚构的元素。
作家可以抛开现实生活,完全凭想象力进行创作,并坚信这足以支撑起一个故事,然后再逐渐填充细节。
好小说的情节必然与作者内心最强烈的情感实现了某种共鸣。人物及其行动都可以虚构,但情感一定是真实的。
作家只要打开心扉直面情感的涌动,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虚构手法。拥有足够强大的负面情绪承受力,以及足够强大的自我剖析意愿,是激发想象力的前提。
作家要习惯观察身边的人或事,从中选取最具吸引力的一个作为写作目标。
作家要像小孩那样天马行空、胡思乱想,静静等待创意的到来。一旦将自己带入到人物的世界,相应的事件就会应运而生,故事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夸张是对事物进行夸大的表述。拟人也给小说创作提供了巨大空间。借代是指精准描写一两个动作或对象以传达整个情境的感觉,也就是以局部表现整体。
一旦适应了想象力的运转方式,就能对现实生活进行修辞化处理,并以此为基础创作小说。
不论是小说、随笔散文还是诗歌,所谓故事创作就是将一个想法具象化、意义化的过程。可以直接通过想象或回忆,先记下闪现的单一事件、想法、影响或事实。
作为作家,必须敞开心扉、解放思维,以更加开放灵活的心态进行创作。同时,坦诚对待心中的强烈情绪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让潜意识里的情感得以显现并为我所用。只有这样,作家才能找到足以负载自身精神世界的恰当主题或故事情节。所以说,能够触动作家灵魂的主题也必然会给读者心灵震撼。
作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创造性的转化,把普遍性元素转化为个性化元素,或把抽象想法转化为具体形象。比如,通过拟人化,把一个想法变成一个人;通过联想,由此事延伸到彼物;或者按照时间顺序构思。灵感要及时地记录下来。
写作需要适度的紧张感。麻烦和冲突是故事的灵魂。
人物只有犯错并身陷困境,才会具有事实性和吸引力,并且还得引发一定的后果才行。
小说有麻烦才好看,困难重重更好,这样的情节更加富有戏剧性。问题不断,故事才好看。
文学小说的定义:人物和情节都具有多面性、真实性和吸引力的小说。在小说中设置困境是为了激发出人物最真实的特质,而不仅是将他们推入绝境。
美妙的巧合让人感觉冲破层层阻碍进入新境界,有时冲破现实的樊笼,有时滑稽可笑。
首先,不能依靠巧合来化解难题,甚至改变故事走向,否则会显得不可信。第二,先发制人,以巧合作为故事开头,继而引发之后的情节,这样巧合就显得很自然。第三,巧合得不着痕迹。
合理运用巧合得另一种方法,是把故事设置在相对陌生的环境中。
让人物行动起来,故事才丰满而有趣。如果仅描写人物的感觉,就不能充分利用小说的叙事优势来吸引读者。外部事件与心理活动的呼应性是衡量事件是否写进小说的标准。人物的活动必须与其强烈的情感及内在情绪相关。
巧合得本质在于两件事情同时发生,但这两件事安排得不能太刻意生硬。制造巧合往往是小说表达主题的一种方式。
人物不是作家生编硬造出来的,而是要用心感知、并逐渐找到其特质的。
构思时,先把人物放到现实中,想想他们怎样生活,又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问题。
放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想象为小说中的人或不同性取向的人,以增强代入感,再仔细全面地审视他们的生活。
作家要对故事和人物保持绝对忠诚,得把悲剧结局与主人公的人性弱点联系起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文学作品关注的一大主题,而人与社会、历史之间的关系也是文学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讲述年轻人追求真实自我的长篇小说或回忆录被称为成长小说,往往围绕工作、生活及情爱展开。
好的作品中有生动形象的人物。起承转合的情节及鲜明独特的语言,所有这些融为一个优秀的整体,读者只要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直到读到结尾才长舒一口气,还会时不时地回味。
小说作家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而不是为现有故事锦上添花。
长篇小说创作大致有两种方法。作家一般都会先构思主要情节。接下来有两种选择:一是以主要情节为原点,想想它能引发怎样的次要情节;二是以主要情节为终点,想想什么样的次要情节能导致这种结局。对大多数人来说,构思长篇小说时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主要情节,而是身陷特定处境的人物。从结局出发倒着往回写,就得放缓步调,想象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能导致这样的结局。
也有人习惯从人物关系着手。不论人物是虚构的还是有现实原型,只要以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作家都会构思出众多紧密相连的事件来支撑故事。但一定要树立一个核心事件,它才是导致故事向结局方向发展的主动力。
动笔之前的调查研究和扩展阅读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帮助作家避免在专业领域露怯,还可以为情节构思提供灵感。如果要写有专业特长的人物,作家对该领域了解越深入全面,就越能轻松地构思出人物的喜怒哀乐。
长篇小说创作,一定要写人物关系列表,为每个人物写一份生平履历。
小说的魅力在于用一系列动作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格,人物要有所行动才行。
事件之间一定要有起承转合。情节设置的一大功能就是帮助作家铺陈后续事件。情节环环相扣,才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
长篇小说让读者欲罢不能的奥秘在于一件事直接引爆另一件事,如此往复。当作家开始思考如何让上一件事引发下一件事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构思情节。作家在构思长篇小说情节时往往从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出发。
情节就是能激发读者好奇心令其持续阅读的、以特定方式编排的一系列事件。要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作家要有读者意识,构思时小到句子大到场景都要留点悬念,既为读者提供线索,又要吊足他们的胃口。
如果你想写长篇小说,但所能想到的都是自己的日常生活,比如吃早饭、上班、吃午饭及照看孩子之类的事情,那就试着为每个场景设置相应的问题或不确定性,便可以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和方向感。
家庭小说里往往不会接二连三地发生什么大事件,但情感是真挚浓烈的。家庭小说中的麻烦都以具体事件呈现。擅长写家庭小说的作家必须勇于直面生活中的荒谬。
动笔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写一份故事大纲或罗列四五个重要场景,这样心里会踏实,写起来也会轻松。
创作长篇小说,要将它看成一个故事,一个按照适宜的节奏推进,同时还要对读者构成吸引力。
作家不能每件事都通过人物意识层面加以展现,不能太沉溺于心理活动的描写。实际发生的事情远比心理活动本身令人兴奋。
写作是为了让人读,所以要有读者意识。有时候时间紧迫反而更容易写出东西。
作品越修改,便会越有趣。
读书并非以数量取胜,而在于阅读时是否同时兼具好奇心、能动性和求知欲,并找到自己和那些伟大作家之间的差距。
作家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只有广泛深入地阅读,才能体会到经典作品的经典所在。写作技巧是无意识积累的结果。阅读是为了改变人生,为了培养和完善艺术创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修改自己的作品。
最好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来体现人物情感,要始终具有读者意识。
写作必然是孤独的。创作时我们都需要独处,这样作品才能触动他人的孤独。
每天坚持写作。无论是困倦、脑子不灵,还是心态低落、脆弱无比,都不要停笔。
作品的独创性和意义取决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释放内心的想法,以及那些你自己都未能察觉且不愿面对的潜意识。放开大胆的写作,然后耐心谦虚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