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说:“勇于探索真理是人的天职。”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探索之心,是驱散迷雾的启明星;是冲破阻碍的江河;是跨越山河的雄鹰,所以有颗积极向上的探索之心,是抵达未知之境的关键。
若想抵未知之境,须有一颗坚韧的探索之心。明代的王阳明一生的志向是达到圣人的境界,追寻“心之光明”,即使仕途坎坷,性命堪忧,他依旧心如磐石,追寻真理,历尽千辛万苦,饱读圣贤之书,终于在龙场悟道,并创立“知行合一”的心学流派,打破宋代朱熹理学思想的禁锢,他的思想得到后人的高度推崇。王阳明如一颗闪亮的星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他的伟大思想和成就皆源于他有一颗坚韧的“探索”之心。
一个人若无坚韧的探索之心,于个人不能实现成长,于国家可能走向覆灭。刘禅作为蜀国最后一位君主,在位期间听信谗言,沉迷酒色,甚至“乐不思蜀”,完全忘记故国耻辱和复兴梦想。在国家面临存亡的危难之际,不想着探寻救国之道,只是骄奢淫逸,最终国灭。
若想抵未知之境,须有一颗赤诚的探索之心。邓稼先肩负国家使命,隐姓埋名,全身心投入到科技事业中。他和同事经历无数次失败,不断探索、不断追寻、不断改进,最终研制出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使我国的科研事业更上层楼,被誉为“两弹功勋”。他为祖国鞠躬尽瘁,受到后人高度赞誉,皆源于他有一颗赤诚的“探索”之心。
若想抵未知之境,须有一颗为民的探索之心。袁隆平在国人面临粮食危机时,冲在人民的最前方,用自己毕生所学,乃至一生研究杂交水稻。如何解决粮食危机?如何让杂交水稻产生更多的米?如何让人民吃饱饭?这个目标激励他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改进。袁隆平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科技的一大飞跃,其卓越成就,皆源于他有一颗为民的“探索”之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寻真理的路上会有许多波折,但拥有坚持的信念,赤诚的精神和为民的情怀,就会使我们向未知之境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