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24预科文 张云飞 2024104329
抬头仰望星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思考、探索这片星空究竟有多大。由此可见,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可见一斑。我们总在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一次次的去克服困境。
达未知之境,在于巩固。“千里之里,始于足下”,无论身处何方,自身的根基打好了,会给予人一定的自信与底气。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练习书法之时,每次用一快木板来练字,并且注重笔划的练习,练完之后都会将毛笔放在门前那口水缸中清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墨汁浸透了三分之一的木板,门口的水缸早已被染黑了,王羲之不断巩固了自己的基础,也使自己书法造诣达到了另一个高度,成为了后人敬仰的“书圣”。
达未知之境,在于发现。我们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由此可见,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是我们的主要目的,但是我们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白废功夫。发现,恰恰为我们指了一条明路。何为发现?在我看来就是保持对未知事物的敏感度。当发现身边存在不对劲的事物时,我们要感于质疑。在我们眼中,苹果熟透自然掉落这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但是在牛顿的眼中,这件事确变的格外不同了。“苹果熟透了为什么向下掉落而不是往上”这是来自牛顿的疑问。也正是这一疑问,循序渐进的推动牛顿进行论证、推导,最后得出地球上存在万有引力。我们从这不难发现,牛顿的成功在于他对未知事物保持极高的敏锐度,这也正是我们之前所说的发现。就像在游戏里打狙捡到八倍镜那可谓是如虎添翼,只有我们发现了身边的未知事物,才能方便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开展。
达未知之境,在于坚持。对于坐好一件事,大家都会觉得不难,难的是我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去坐好这一件事。可见,是否能坚持下去,也是我们在探索未知之境时,所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自身的科技实力尚不强大,导致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举步维艰。因此,国家领导人们宣布要重视科研工作,壮大我国的科研力量。因此,广大科研工作者们开始了艰苦的科研工作。邓稼先、钱学森、于敏等科学家们,夜以继日、呕心沥血,不断的去攻克技术难关。最终研制了“两弹一星”等科研成果,给祖国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坚持,对于我们抵达未知之境,一样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就是格物致知的三大要点,在探索未知时,需要我们时刻牢记。毛主席曾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校凯歌还。事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从未停止,只有坚持格物致知,方会让我们达未知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