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九日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极其普通的日子。然而回望历史长河,这一日却背负着更多的历史意义。
一月九日之靖康之变
公元1127年1月9日(北宋靖康元年阴历闰冬月二十五日),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金攻入北宋都城汴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以阴历记,下同、),金太宗下诏伐宋。金军以完颜杲为都元帅,其下兵分两路:完颜宗翰(粘罕)为左副元帅,攻太原;完颜宗望(斡离不)为左副元帅,攻燕京,而后两路会师于宋朝都城开封。十二月,宗望大军直逼燕京,宋朝守将郭药师劫持燕山知府蔡靖等投降金军。
宋徽宗此时感到事态严重,下罪己诏,数说自己即位以来的种种不是,下令废花石纲等弊政,要求天下官僚士庶直言时政,希望天下率师勤王。但一切都太晚了。徽宗派陕西转运判官李邺出使金营求和,李邺无功而返,说金军“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下水如獭,其势如泰山”,结论是“中国如累卵”。二十三日,徽宗禅位于长子赵桓,赵桓即宋钦宗,改元靖康元年(1126年)。
靖康元年正月初二,驻守黄河北岸黎阳津的宋朝守将梁方平见宗望大军已攻陷相州(今河南安阳),便仓皇逃窜,南岸守军也闻风而逃。金军竟然在五天内安然渡河。初七,宗望大军攻至汴京城下。李纲临危受命,防守严密,金军死伤累累而不能得手。宗望遣使入城,要求宋派大臣与金议和。谈判后宗望给出的条件是:宋帝尊金太宗为伯父;燕云汉人悉归金朝;宋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朝;宋纳军费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锦缎一百万匹;以亲王、宰相作人质。宋钦宗悉数同意。二月十日,金军带着勒索的金银引兵北去,开封被围近四十日终于解围。
金军虽迫于形势暂时从开封撤围,但在交手中却看透了宋朝的腐败无能。靖康元年八月,宗翰、宗望再次兵分东西两路进攻宋朝。两路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闰十一月初,两路大军会师汴京,开始大规模攻城。宋钦宗病急乱投医,相信术士郭京的胡言乱语,说能用撒豆成兵的“六甲法”生擒敌帅,只需用兵七千七百七十七人。二十五日,郭京借口下城作法逃之夭夭,金军却乘虚而入攻入了开封。时公元1127年1月9日,北宋都城破。
图/靖康之变金军破宋图
随后而来的便是汉民族的灾难和无尽的耻辱。四月一日,金军押着大批俘虏和战利品启程北撤。俘虏一路由宗望监押,包括宋徽宗、郑皇后及亲王、皇孙、驸马、公主、妃嫔等,已于前三日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监押,包括宋钦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几个不肯屈服的官员,沿郑州北行。被金人掳去的还有朝廷各种礼器、古董文物、图籍、宫人、内侍、倡优、工匠等等,被驱掳的百姓男女不下10万人,北宋王朝府库蓄积为之一空。金兵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如此惨烈的灾难,给宋人留下了难以治愈的伤痛。
《宋俘记》载:临行前俘虏的总数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贵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妇女三千四百余人”,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国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妇女一千九百余人。”一个月内,有近半数1500名妇女死去。1900名未死者中,一部分送往上京,听从金太宗发配,其中上千妇女被赐给金国留守方的人员,另有三百人留住浣衣院(金国皇宫的一部分,供金国皇族选年轻女子以及收留宫女侍女的地方),这些人都被迫随女真乡俗,“露上体,披羊裘”。徽宗的郑皇后、钦宗的朱皇后也被同样处理,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屋后自缢,被救后又投水自尽而死。另一部分留在燕京被赏赐给伐宋的金兵,许多妇女被卖进娼寮,有的还被完颜宗翰以十人换马一匹,有的被卖到高丽、蒙古作奴仆。
图/靖康之变
《宋史•徽宗本纪》论:“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身死国灭,令人扼腕叹息。徽宗被俘北上途中曾作诗词数十篇,现取其中两首于下,个中滋味也许只有这位亡国之君才能体会得到。
图/宋徽宗
在北题壁
彻夜西风撼破扉,
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
目断天南无雁飞。
眼儿媚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在,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图/徽宗“瘦金体”
一月九日之文天祥就义
公元1283年1月9日(大元至元十九年阴历十二月九日),南宋著名的状元宰相文天祥在元大都柴市刑场从容就义。
文天祥,吉州庐陵人(今江西吉安,欧阳修亦庐陵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元军攻陷临安前夕,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赴元军统帅伯颜大营议和,据理力争但被扣留军中。二月,被元军押往大都,行至镇江,冒死逃脱。五月,来到当时南宋端宗赵昰流亡政府驻地福州,后先后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和汀州(今福建长汀)开府,组织军民抗元,后转战漳州和梅州一带。其后形势日变,宋末帝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不幸被俘,自杀不成,被押往崖山战场。
祥兴二年正月,南宋末帝赵昺的流亡政府正屯驻崖山,准备与元军作最后一战。正式开战前,元朝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劝降南宋统兵少保张世杰。文天祥答道:“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还书录日前所写的《过零丁洋》以诗表志。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言“好人好诗”,不再勉强。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图/文天祥像
二月六日,乌云密布,元军兵分四路向崖山发起总攻。战争从黎明进行到黄昏,宋军水师大乱,张世杰率十余战舰护卫杨太后突围。“会暮,且风雨,阴雾四塞,咫尺不相辨”。宋丞相陆秀夫见帝昺的座舰已经无法突围,便决定殉国。陆秀夫对帝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应为国死。德祐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完,“乃负昺投海中”。“后宫及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怮曰:‘我忍死艰关至此着,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亦自溺死。宋遂亡。”
时文天祥被俘元军舟中,目睹战事惨烈,“时日夕谋蹈海,而防闲不可出矣”,作”二月六日诗“。
十月,抵达大都,元朝以上宾之礼接待文天祥,劝降者络绎不绝,但其不为所动。于是文天祥被关入土牢,在狱中,写下了传颂千古的《正气歌》。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中山府发生了数千人的反元起义,起事者自称南宋幼主,准备劫狱救出文丞相。至此,文天祥是死是降,必须有一个了断。十二月八日,忽必烈在大殿上召见文天祥,他依然长揖不跪。忽必烈亲自作了最后的劝降:“你若能以对宋朝的忠心效力元朝,我就让你做宰相。”文天祥坚决道:“我是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求速死,不当久生。”忽必烈只得将其处死。
十二月九日,文天祥在柴市刑场从容就义。行刑前,他向刽子手请求故国方向,得到指示后,他南向再拜,礼毕,他对刽子手说:“吾事毕矣。”伏首受刑。时年四十七。
大都观刑百姓上万,皆感动流泪。死后,刽子手发现文天祥衣袋里的绝命书: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宋史•文天祥传》论曰:自古志士,欲信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尔。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师不期而会者八百国。伯夷、叔齐以两男子欲扣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贤之,则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来兵间,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无成,奉两孱王崎岖岭海,以图兴复。观其从容伏质,就死如归,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谓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进士,进士莫盛于伦魁。自天祥死,世之好为高论者,谓科目不足以得伟人,岂其然乎!
文天祥,以他鲜血淋漓的大好头颅,以自己对民族、社稷、信仰的崇高气节、坚贞操守,为立国三百二十年的大宋抹上了最后一笔绚丽的光辉。
后人纪念他,“名相烈士,合为一专,三千年间,人不两见。”肯定他的不是名相,而是名相能为烈士,“事业虽无所成,大节亦已无愧”,钦佩他的是气节与操守。他那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坚贞气节是中华之脊梁。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其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文天祥是宋人立德的最后典范,这正是他留给后人的不朽遗产。
靖康之变是宋朝的转折点,此后宋朝偏安一隅,难复故土。文天祥就义是中华民族的转折点,此后传统丧失,中华民族趋于封闭。有趣的是,历史的偶然让其交汇于同一天。后人感叹历史于当世,才发现前人早已给了我们伟大民族以信心和方向——
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南宋▪陈亮】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正气歌【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图/林则徐书文天祥《正气歌》
记于2015.01.16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