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系统之性格
先秦儒家是一个整体,一个发展的整体。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传》这五部书可以反映最基本的义理最核心的教义,从中看出主要观念和主要问题,从而发现儒家系统的内在本质。
一、两种错误的态度
五部经典观念虽然复杂,但是内在是一致的。但是对这五部经典还是有两种错误的态度
1、儒家的学问只限于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论”,纯粹是道德,而不牵涉存在的问题。这种看法来源于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所说的道德的形而上,意思是道德的解释。重点在道德上,形而上是修饰道德的。主要讲的是道德的先验而纯粹的部分,而排除掉经验的那部分,因而讲的是道德而没有涉及存在。
有人根据康德的这个思想,说孟子的“性善”只讲道德,和存在没有关系。可是儒家经典的《易传》《中庸》涉及存在的问题,不就和孟子冲突了吗?于是他们把这两部书和董仲舒连接起来得出这是宇宙论中心,这是不对的。因为康德是认可存在的
康德的三个预设是有关联的:自由、灵魂不灭,上帝存在,他从自由之必然的对象过渡到上帝存在,就涉及到存在问题。康德把这叫做道德的神学,而不是神学的道德。前者是神学基于道德,而后者是道德基于神学。后者神学的道德就是宇宙论中心,是董仲舒那一套,而这和康德的讲法是相反的。
康德讲最高善,也讲上帝存在,这两者都是以自由为中心的。存在靠最高善来表现。这点和儒家的立场是一样的。“性善”固然是道德,但是不拘于道德。儒家不仅讲应当,而且涉及存在。宇宙论这一套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实际上圣人的智慧和洞察力都有透射到存在。即通过天这个观念来透射存在的。孔子的“仁”和孟子的“性”。是一定和天相通的,一定通而为一,这个“性”与“仁”是封不住的。
《中庸》《易传》讲存在,是以道德为基础的;董仲舒的宇宙中心论是基于宇宙论的道德,先建立宇宙论然后才讲道德。这和《中庸》《易传》讲法不同,因而不能把这两本先秦儒家经典和董仲舒归在一起,而应该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易传》五部一体。
2、与前者相反,另一种态度不喜欢讲主体,道德意识不够,用审美的兴会来讲儒家。不喜欢《论语》《孟子》,却喜欢《中庸》《易传》,这对儒家是不负责任的。
二、儒家之实:重视主体
先秦儒家是一个发展的整体。他们的生命是息息相关,若和符节,是相互贯穿的。孔子讲“仁”就是开主体,道德意识强就是要重视主体,仁是我自己的事情,靠的就是道德自觉,道德自觉心当然是主体。主体是和天联系在一起可以通在一起的。儒家有人伦日用普遍性的一面,也有天的那一面。
儒家主要的就是主体,客体是通过主体收摄进来的,主体投射到客体而且摄客归主。所以儒家即使讲形而上,也是基于道德。儒家经典中代表主体的观念比如“仁” ,它可以说是“道”“理”,具有客观普遍性;同时也是“心”,要有“觉”。
孟子讲性也是重视主体。性是真正的客观主体。人人都是如此。性是客观的主体性。
《中庸》慎独也是讲主体,是从工夫上开主体。性是个主体,但是这个主体必须通过慎独这个工夫来呈现,独就是从性体讲的。
《大学》也讲慎独,是从诚意讲的。
《易传》固然是宇宙论,形而上学的味道重,因为牵涉到存在,是从天道讲。但是他也贯通了主体方面这个性,它不是凭空来讲的。如《易传》里的“穷神知化”的“神”就是通过“诚”这个观念定住的。“诚”是一种德行,是属于道德的。此处“神”是通过主体来呈现的。。虽然说是宇宙论,但是一定是“宇宙秩序就是道德秩序”,两者不能分开,只能合而为一。所以《易传》不能离开的道德意识来理解,他背后的底子还是道德。
《大学》,应当是用其他四本书来规范《大学》,而不是相反。
儒家系统可以和康德系统对照,而不是其他哲学角度来讲。中国哲学文献不系统,我们理解的时候不仅要结合上下文,而且要有整体儒家的义理观,这样才可能不误解儒家经典
问题:
1、理想从现实中解放出来只有靠道德,什么意思?
2、康德纯粹的先验道德和经验的道德,分别指什么?举例说明
3、超绝形而上学和内在形而上学分别举个例子来说明
重新梳理:
儒家是一个整体,从论语_——孟子——大学——中庸——易传发展而来的整体,不能分裂来看。有着生命的呼应
有人认为儒家只讲道德,不讲存在。把大学和中庸归到了董仲舒一类。这种说法是从康德的“性二审道德”而来。其实康德讲道德是有存在的。比如道德神学。神学就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儒家讲道德也讲存在。认为道德和天是相通的。
有人认为大学中庸只讲存在,不讲道德,不讲主体。这是从审美来看儒家,轻视论语,看低孟子。是不对的。道德不是约束人而是成全人的。
儒家的性格是讲究主体,主体的自觉。基于道德的存在。仁就是自觉,
主体与天相通。天与人心相通。天即人心,人心即良知。天即自我,心即性。尽心知性,知性则尽天。人心即性,人心即天命。
即重视主体摄客为主。
孔子讲仁既是主体的心,又有客观的理与道;
孟子讲的性是真实客观的主体,具有普遍性,人人都有。善性只是有的人表现出来了
《中庸》讲慎独,是从工夫上讲主体。《大学》讲慎独,是从诚意上讲主体。慎独是极高的道德境界,当然是讲主体的。
《易传》是宇宙论,但是也讲主体。穷神知化即尽心了守住主体,就能知道宇宙生化。最后落脚是宇宙秩序就是道德秩序。还是以道德秩序为底子。还是贯通了主体。
《大学》三钢八目,强调的是主观实践,把实践范围规定了出来。
儒家的主体和天相通。儒家主体通过收客体而归主体。
儒家主体,客体是通过主体收摄进来的额,主体透射到客体而且摄客归主。儒家是基于道德的。
学后总结:
儒家的见指的是对人生命的洞见,从而安顿生命,具体有三
一是心安即仁。强调主体性
二是尽心知天。尽人心,知人心,天即人心。儒家不说神化的天,只有人心,人心即天。五十知天命就是五十知道自己该尽心之处。活明白了指的是人心与行为的统一。儒家不外求,往内求。只尽自己的心。只有尽心修养进行道德实践
三是性本善,性不是生物之性。是可内法的性。是人的精神性或者可超越性。心归本即善。人心向上。受到后天蒙蔽可能丧失本性。所以要回归本心。善就是生命的创作或者走向。
道德者,以道而德而行也。由心而发行动即为德。道,心性也。依照心性而行行即为道德实践
发于心见于行才可即人弘道。人弘扬道而不能道弘扬人。人发自内心地采取行动走向善,走向生命的创造。就是弘扬道。而心性是不能弘扬人的。道也弘人是从工具论或者文化层面来说的。是另个角度。
儒家强调人心这个主体,强调主体,主体可以通天,这个天还是人心。所以铁肩担道义,知其不可而为之,人弘道都是在说儒家的个人修为,儒家的担当,儒家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