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本周老师让写作的主题作文之一是谈谈对逆反心理的理解。好长时间没有直接接触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了,一下写起来,还感到生疏了,所以迟迟没有行动。
一说到逆反心理,通常我们就会想到青少年的逆反心理现象。其实不然,不仅青少年存在逆反心理,成人也同样存在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是指当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要求与自身的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理。
逆反心理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一般社会成员反抗权威、反抗现实的心理倾向;一种是青少年成长中为求自我独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心理。
而一般社会成员所表现的逆反心理,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反抗性、偏激性、自发性、盲从性等特点,诸如唯上是反、唯先进是反、唯制度是反。
这种逆反心理现象的形成往往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如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分配不公、独裁、教育方法不当、个人认知偏差等,这种社会心理现象不仅表现在成人身上,也表现在未成年人身上,但通常情况下主要是指成年人的逆反心理现象。
如有的员工不服上司的管理甚至与上司形成对抗;还有的对企业的规章制度产生的抗拒心理,企业规定不能做的,他偏偏要做, 有对着干的心态,凡此种种,都是逆反心理的表现。
成年人产生的这种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思想的偏执,在工作或社会生活中受到某种不公正的待遇,从而产生各种压力,却又缺乏较畅通的诉求渠道和解决问题的渠道,从而导致产生逆反心理。
产生逆反心理不可怕,关键是当事人和相关的人员都要能正确对待,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
对于产生这种逆反心理的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放宽心身,遇到事情多冷静地思考、客观地进行分析,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与他亲近的人,多正面开导他,有意识地让他多出去走走,多接触一下外面的世界,通过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有助于开阔自己的思维,从偏执的习惯中超脱出来。
其实,每个人都会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逆反心理,只是严重程度不一,大多数人能够及时自我觉醒、自我应对,自我解决。
我觉得,树立换位思考的意识,多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遇事先想到别人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也能有效防范逆反心理现象的产生。
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专家们研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因素造成的:
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许多的父母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出人头地,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强迫孩子按父母的想法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
作为家长来说,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提一些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的要求。这样,孩子成功后不仅能享受到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
二是过于严厉。有些父母的脑子里还依旧存在“不打不成材”的思想,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打孩子,从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不好的后果。
作为家长,我认为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更多地理解、尊重孩子,把他们当成有独立意识的小伙伴,遇事多商量,平等相待,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不能以势压服。
三是孩子的好奇心受到压抑。我们所处的社会,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充满神奇。但做父母的往往不理解孩子们的好奇、探索心理,认为这个是在瞎闹,有的还打骂孩子,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情绪。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主动告诉孩子,你想知道的事情,我们也很想知道,你如果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明白一些道理。
四是父母反复唠叨。有些家长唯恐孩子不听他们的话,总会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使孩子们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做到要言不烦,尊重孩子,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让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
对于有逆反心理或叛逆行为的孩子,建议父母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
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要冷静,不要使冲突加剧,最好暂停或暂时出去。一旦孩子表现出合作与变通时,要给予他正面的表扬和鼓励。
确定合理的、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限制,并坚持下去;用体育锻炼等来舒缓你的紧张情绪,避免向孩子发脾气;努力与他人合作,并获得与孩子有关的其他人(老师、配偶)的支持;父母在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医生和心理学家的帮助。
【齐帆齐微课 第350篇 1766字, 累计533037字 本周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