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竞争,整个社会将会失去活力,失去了发展的动力。然而有了竞争就会产生贫富、等级、高下之分,这便是自然而然的天之大道。然而随着人类竞争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安,烦燥,不断的在寻找心灵的安放。
记得一个老师说过,现在的人类,把物质追求偷换成了人生目标,心灵无处安放,左也不安,右也不安,物质达到了一定的满足依然处处不安。这样的人生是悲剧的。
寻找心灵安放之处的过程便是我们常讲的修行了。修行是为了某一天开悟,了却心苦。
可是我们的修行方法大部分人都错了,之所以说是错了,是因为佛法讲的本身就是“空”,用一切都是空的方法去得到最终的果——“开悟”,其实是可笑的。
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是以性制心,而悟是以心制性。修行的本身就存在着目的性,依然存在着我执在其中。而“开悟”即“觉”,是由心生律,无欲无不欲,无求无不求,由“性”生“行”,即开悟之后再修行,而不是修行为了开悟。
上面可能把话题说的过于深了,我们再把言语都日常化一些讲,就是开悟了之后自然而然的由心里的状态来发生行为,而不是用行为刻意的产生各种戒律从而约束自己去追求所谓的“修行之路”。其实就是“顿悟”与“渐悟”的区别。
讲个慧能大师与神秀大师的经典故事吧。
传说禅宗五祖传道时要求每个弟子都说一下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把偈子写到墙上。其中神秀大师与慧能大师两人对佛法的理解被后人津津乐道。
神秀大师对于佛法的理解有诗为证: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慧能大师对于佛法的理解有诗为证: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两首小诗已经把“渐悟”与“顿悟”讲的很清楚了。神秀大师讲的“渐悟”,寻求最终的开悟。而慧能大师讲的则是“顿悟”,之后再由心制性,由心生律。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修行,总是期望着了却烦恼寻求内心的清静,如果你抱着这份心去追求清静,真的能追求到吗?当然不可能,就算是真的追求到了,你的清静也只能是片刻的,飘忽的,并不是真正的“道”。最终这份“清静”便会成为你更大的烦恼。
何为“尘世”?这其中的“尘”就是指的烦恼。人生来即烦恼缠身,这些尘土能拂拭掉吗?当然不能,除非你能逃脱这个尘世。然而再想想慧能大诗的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也就是说尘世的“尘”(也就是烦恼),本来就是空,本来就什么都没有,你何必去拂拭呢?所有的烦恼不过是“欲念”使然而已。
顿悟之后,你就会发现,很多修行人所求的清静随处可见。清静就在身边,何必苦苦追寻。
“所有佛性,人本具足。”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佛性都具备,只不过是被世间的“尘”所蒙蔽了。本来就有的清静心何必再去通过所谓的“修行方法”去求呢?岂不是头上安头,画蛇添足。
《道德经》里有句“有无相生”,“有”指的便是烦恼,“无”便是清静智慧,没有烦恼何来智慧呢?二者是相生的而不是相克的。只有面对烦恼,了然了它的“空”,自然就会走向“清静”,佛心本自性,起心便是妄。本身具足,何苦再去求,而求来的不是自己的,又何谈修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