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莱恩研究了一套理论叫做:自我决定论。
这套理论的核心逻辑就是关注孩子的三个基本需求: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和归属需求。当孩子这三个需求得到满足后,他们内心的自驱力就会得到提升,做什么都会很积极。
1、自主需求
我们可以讲述一件事有多重要,老男孩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自由,来满足孩子的自主需求。比如孩子玩玩具,不吃饭,可以告诉他吃饭的重要性,然后让其选择是玩完吃还是现在吃。
当然前提父母可以接受这些选择,否则孩子一旦做出选择,父母接受不了,那在孩子面前就失去信用了。
2、胜任需求
到底什么是胜任呢,其实胜任的本质不是把事情做好,试想可以做好,干嘛还说胜任不胜任的。胜任说白了就是一种感觉,就是认为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的信心。
作者告诉我们可以采用“对的时候鼓励过去,错的时候鼓励未来”来培养孩子胜任的信心。
比如孩子做对了,父母要表扬他之前付出的努力,孩子做错了,父母要看到进步的过程,表扬他距离目标原来越近了,而不是盯着错误。
当然胜任需求不是一味的鼓励和夸赞,而是有理有据的进行引导。
3、归属需求
归属感指德善人与人之间一种能让人感到关爱的纽带。比如很多人说回到家就有归属感,其实是因为家里有关爱你,有人等待你。
简而言之归属感其实是一种情感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你会感觉到满满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书中有个例子:当孩子考试考好后,有的家长说你考的真不错,有的人说你努力筹备考试,我们都看见了。
前者给孩子传输的信息是:父母关注我考试的分数,而后者传输的信息是:父母关心的是我这个人本身,而不是分数。
当孩子知道关心的是他的人,他才会察觉到父母的关爱,知道家庭对自己的接纳。
所以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把视角关注在事情上面,而要更多的关注孩子本身。你要知道孩子的潜力是无限的,要把眼光放长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