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学习反思九
听了这节课,感触最大的就是觉得自己对教材的利用不够充分。比如六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是岁寒三友。课文选了关于松竹梅的三首诗歌,拓展阅读有一首现代诗《黄山松》,一篇管桦的《竹颂》,一篇《梅香正浓》,语文天地的积累是三句关于松竹梅的名句,后面是一个有关松竹梅的综合活动。我们当时的做法是在学了这个单元的这些诗文后,让学生搜集有关松竹梅的知识、作品以及具有松竹梅的品格的人物事件,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一小组出一份手抄报。现在想想,感觉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
比如在学习松竹梅三首诗的时,学生读懂理解诗歌,体悟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情感志趣。其实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三首都是题画诗,课本上有图画,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插图,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并且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理解,可以尝试着给诗歌配上音乐,可以让学生自己结合相应诗句画画,看看与诗人画的有何不同,可以表演性朗读,可以讲讲具有松竹梅一样品格的人物的事迹,可以写自己的赏析文字等等,总之,应该学生更大的空间,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的表达。还可以让学生比较三首诗,可以让学生选择诗句联系现实生活现实情境进行运用。这样对诗歌的理解也许会更深刻一些,也许更容易内化诗歌。
然后是在手抄报环节。我们没有书法课,这些孩子没有写过毛笔字,我们就放弃了用毛笔书写松竹梅诗文展览,也没有让学生进行诵读展示,选择了每小组办一份手抄报来展示。现在看来,这些放弃都不应该,不写毛笔字,可以用硬笔书法代替,诵读对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挺重要的,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让学生活动锻炼的机会。还有,在学生充分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应该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松竹梅的心有哪些新的认识体会,这样学生的学习也许更深入。
在利用教材时,应该有充分的学生活动,让学生把文本学习关联自身实际,关联当前生活,有自己深入的理解感悟,有自己的评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