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做事拖拉,不爱写作业,爱发脾气,喜欢玩游戏,都是孩子不听话的标志。
父母爱给孩子贴标签也是一个事实。
其实,孩子所谓的不听话,都源自于不顺从家长。
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文化是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
在新时代的今天,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失败的教育。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这么难管?
跟父母有很大关系。
1.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父母所处的环境,让家长变得更容易焦虑。
比如:父母每天上班,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想跟父母亲近,忙碌一天的父母,会敷衍了事应付孩子。
2.父母过分的要求孩子完美,却没有做出好榜样。
比如:孩子的今天考试100分,家长会非常高兴;如果孩子考60分,有的家长会大发雷霆打骂孩子。
3.孩子需要的是互相尊重,平等对待。
比如:有的父母教育孩子,孩子并不理解,父母会很生气的说:“我是你的父母,不许顶嘴,这个家我说了算。”
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不听话的行为
做为父母,要知道自己的角色是引领孩子成长,而不是独断专行。
父母的权利是引导和鼓励孩子,但没有权利支配和控制孩子。
做为父母,更多的是坚持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要改变孩子什么。
当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父母最正确的做法是:
退出冲突,等双方冷静下来,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重新与孩子交流和沟通,才能了解孩子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有效的三个方法
让孩子听话的三个方法:
1、学会尊重孩子
比如:沉迷电视或者游戏
跟孩子商量,看电视或者玩游戏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0分钟。
到时间提醒孩子,如果孩子没有遵守,或者带情绪关掉电视、手机。我们要鼓励他说,谢谢你遵守我们的约定。
当我们不带任何情绪地和孩子交流时,孩子才会感受到被尊重。
2、遵守秩序和规则
比如:生活中,很多孩子常常会把家里的玩具,弄得乱七八糟。
父母这个时候会忍不住大吼,跟你说了多少遍,玩完玩具要记得收拾好,怎么每次扔的到处都是?你什么时候能学会收拾东西?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教会孩子如何处理,陪孩子一起收拾玩具,怎么能收拾的更快更好。
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会尊重秩序和规则。
3、鼓励的方法
父母有的时候,讲话的语气和行为动作,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没用。
比如:孩子穿衣服,穿鞋时,父母会在一旁唠叨,“小心,别穿错了!”“哎呀,你这样穿不对。”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出现叛逆心理。
孩子天生具有极大的勇气,父母要做的是多让孩子尝试新的事物,多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总的来说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建立在包容之上,允许孩子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