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我们所有人都知道的古话,叫做“知足常乐”。
这是一个真理。但因为也许这些“古话”过于的常见了,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它的内涵,或认为这些无非都是空泛的心灵鸡汤。
今天我想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一下这句话。知足常乐的本质,其实指的是“期望值管理”。
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在最根本的层面上取决于他主观层面上的感受、和对一切外境的解读。
譬如说,当一个人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伴侣、或是还没追到喜欢的人时,那么在他和伴侣的关系逐渐变好的过程中时,他就会感受到幸福;
但是一旦结了婚,关系稳定了,过去梦寐以求的东西变成了唾手可得,他就会迅速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要追逐的东西上,并认为自己只有得到了那个新的东西才会获得幸福。
你会发现,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它的本质就是不断地“扩张”。
因为它自身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扩张过程之中,所以欲望根本就是不可能被满足的。
由是故,我们对周遭一切的“期望值”,也在不断的提升。
月薪5000的时候期望月薪一万,月薪一万的时候期望月薪两万,到了两万又期望达到十万。
随着欲望和期望值的不断扩张,在“期望”的对比之下,我们就永远都无法对当下所拥有的感到满足。因为我们总是想要拥有更多、获得更多,不断的试图达成更多的期望、达到更高的标准。
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这种被欲望所驱使的状态,那么你就很难从你所拥有的是事物之中感受到幸福。
因为在过高的期望值对比之下,当下拥有的一切都会显得不够好、不够完美。
虽然理论上来说,这篇文章谈到这里,我想阐述的主题已经表达的非常清晰了。但我想这样简单的论述并不能够有力的触动许多人的认知,因为他们其实并不理解“欲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Part.2
我们需要先对“欲望”做个三分法:
“想要”指的是那些既符合你个人需求、也符合客观逻辑的欲望。他们可以在客观的层面上达成,同时会给你带来幸福和满足。
“需要”指的是客观层面、或社会要求你应该要去追求、但你自己不一定“想要”的东西。
比如说:你生了病,需要钱来治病,这是“客观需要”;
你二十八九了,需要结婚,这是“社会要求”;
“贪欲”,指的是由我们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共同导致的一种对外物无限制、无终结的追求。
比如说,生理机制要求我们尽可能储层更多的脂肪或者糖分,心理机制导致我们为了填补不安全感而追求更多的金钱或异性关系。
“想要”、“需要”和“贪欲”这三者是截然不同的东西。但问题在于,我们的语言习惯令我们通常都是用“欲望”这一个词来概括,因而导致我们很多时候根本无法认清自己。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和语言习惯,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点我已经反复强调过很多次。语言所定义的界限,决定了我们对事物认知的清晰度。
比如说:军队,军人,李二狗。这三个不同的词就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觉。
当我们在说“军队中的李二狗”、“军人李二狗”、和“李二狗”时,我们对这三个词组认知的清晰度是完全不同的。“李二狗”这个词就更加的具体化,我们想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但是“军人李二狗”则会令我们从“军人”这个视角去思考,而考虑到李二狗作为一个军人的各种属性。
同理,我们使用“欲望”这样一个模糊而笼统的词汇时,就会将“想要”、“需要”和“贪欲”进行混淆。
许多人就令“贪欲”的特质附着在了“想要”和“需要”上。
比如说,我“想要”月入三万。但如果我没有分清自己“想要”和“贪欲”的区别,就会令“贪欲”和“想要”混而为一,可能我到了月入三万的程度后,又会基于贪欲的影响想要月入十万。
但是一旦我们对欲望的认知更加的清晰化、具体化,我们清楚了“想要”和“贪欲”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那么在我们的主观认识层面就会将这两者给分开,而不会令“贪欲”影响我们的目标。
Part.3
谈到这里,可能又会引出一个问题,许多人会说,那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因为脱离了实际才产生的。
在我们探讨“理论”的时候,一定会在不同的程度上脱离实际。这是因为理论必然都是“抽象化”的,而抽象化则意味着必然的对现实的“简化”,所以总是会有一些我们所忽略掉的因素存在。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想要”这个词的时候,多数人马上先入为主的将此理解为:“想要”意味着一个人天生的、自然而然的就知道的自己想要去追求的东西。
但把我们如果将这样一种定义放到现实中的话,会发现它并不现实。因为绝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也并没有那种天生就“想要”的东西。
人们将“想要”视为一种天生就存在的心理动力,认为一旦找到了那个“想要”的东西,就会拥有一种强大的动力,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他们会认为,那些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了巨大成就的人,都是因为有着强烈的目标和动机的支撑。
但事实上,动机只是促使人付诸行动的因素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动机,我们还需要有意识的对目标的坚持、和对障碍的克服。
许多人之所以希望找到那个自己“想要”的东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只要有了那个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强大的动机本身就能克服所有的问题。
自己就不需要再行动的过程中付诸“有意识”的坚持,就不会产生各种“退缩”、“懒惰”之类的情绪,就能无畏的克服所有的障碍。
但这只是一种幻想。而且是一种为了逃避付出和艰难而产生的幻想。人们通常并不是真的想找到那个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而只是希望找到一件都不用令他们克服人类自身的种种缺点、不用付诸艰苦努力的事情罢了。
正因此,我们需要破除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从而意识到——“动机”或者说“想要”,并不是一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灵药。
动机只是我们能够做成某件事情的因素之一。那些伟大的作家、优秀的运动员等等,他们的确很热爱自己的事业,但导致他们取得最终成就的,是在过程中对自己目标的坚持。
他们也会因为痛苦或艰难而无数次的想要放弃,但最终他们凭借意志力、或者是对自己的逼迫而坚持了下来。
因此,“动机”无法直接消灭人自身的“惰性”,“热爱”也无法覆盖人本身的种种缺陷。试图仅凭一腔热血、仅凭热爱去达成某种目的,这是并不现实的。并且,这是一种懒惰的、取巧的、试图逃避责任的做法。
那么破除了这样一种错误的认知之后,我们再来看“想要”这个概念,它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会发现,所谓的“想要”,实际上就是我们的“选择”罢了。
我们“选择”追求某个东西,我们“选择”成为某类人。“想要”不再是某种“天生”就存在的东西,而是来自于我们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主动追求
Part.4
在另一方面,我们通常会“高估”别人的“幸福度”。
比如我是做心理咨询的,我就会想,那些已经成名的、咨询技术比我更成熟的咨询师,他们肯定是会比我更幸福。
这几乎是人本能都会有的一种幻想,即认为那些比自己强的、在自己追求的目标上比自己走的更远的人,会比自己更幸福。
这还是因为我们在用“外物”作为衡量标准,来评判幸福度。事实上名声大不大、咨询技术成不成熟这些和一个人是否幸福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就像我们多数人都下意识的以为“有钱人”会更幸福一样。事实上“金钱”的数量超过了某个阈值之后,它就对我们的幸福度不起作用了。
当我们看到某个有钱人炫富、某个成名的大师讲课时,会幻想自己代入他的角色时所产生的那种愉悦感。
并会认为我们自身代入的那种愉悦感,就是别人所体验到的幸福。
但事实上,这是两码事。比如说我看到曾奇峰那么知名的大咖给很多人讲课很牛掰,我会觉得有朝一日我也成为这样的培训师会很风光、很有满足感。
但是在曾奇峰自己的感受中,讲课可能已经是一种“折磨”了。因为他N年如一日不断的重复讲着同样的内容,也许他都要讲吐了。
那么等有一天我真的达成了这样的目的,当我给很多人讲课的时候,那时我的感受可能并不是愉悦和满足,而是会对讲课这件事产生极大地厌恶和反感。
再比如说,我常在朋友圈秀恩爱,许多人或许以为我已经过的很幸福了。但我只是在恋爱这一个层面上比较幸福而已,在其他的层面上,我并没有多幸福。
而且我在恋爱中的幸福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持续,我也会和我老婆争吵,我也会有在恋爱中痛苦的时刻。
Part.5
由此还可以反映出我们对于“幸福”的一种错误的认知,即幻想幸福是一种持续的、永久性没有痛苦的状态。
童话故事的结尾通常是:从此,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这个错误的认识正如我们对“爱”的认识一样。人们期望的爱是一种持续性的、永远不会改变的状态。但正如“爱”的本质只是一个个的不连续的瞬间,“幸福”它其实也是一个个不连续的瞬间。
我们不可能无时无刻都沉浸在幸福的状态中,正如我们没有人会无时无刻的都在爱与被爱。
但就像爱一样,只要这个人在我们身边,我们就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无数爱的瞬间;
同理,如果我们能够主动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我们就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无数幸福和满足的瞬间。
Part.6
那么,我们要怎样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呢?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者明确“想要”的,二者隔离“贪欲”。
贪欲炽盛的一个结果就是,会导致我们产生无数“想要”的目标。
你想要的太多、想达成的太多,你的心理结构中就会充满无数纷乱复杂的能量。这一方面会令你对生活的多个层面都不满意,另一方面,失序的心理结构本身就会带来诸多痛苦。
所以我们需要先明确自己的核心目标,并且只维持这些目标就可以了。除此之外,不给自己设立过多的、超出自己能力、承受力之外的目标。
我在《清醒的幸福》系列课程中,反复强调过要精简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过多的目标往往意味着最终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无法达成。
明确“想要”的关键,其实还不是在于你确定自己要去追求什么,更重要的反而是,你要确定自己不去追求什么,这一点尤为重要。
比如说,你确定了自己只要达到月薪两万这个水平,就完全足以支撑自己的各项生活开支了。那么就没必要听那些公众号的忽悠,报各种班试图让自己月薪五万。
再比如,我确定了自己今后只研究心理、命理、佛学、小说这几个领域,那么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它就是再有用、再能赚钱,我也不会浪费时间投注在它们上面。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这是在宣扬让人不求上进。
但问题在于:“上进”这是一种资本家为了让你贡献出更多的生产力而制造出的洗脑工具。
而且多数时候,我们主观上如何“上进”,并不会给客观层面带来多么巨大的改变。更多的只是令我们产生了许多的焦虑而已。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深刻的意识到“贪欲”的无限制扩张的属性,并对其保持一种隔离的态度。
因为“贪欲”是每个人都固有的,我们很难说有什么方法可以直接将其给“消灭”掉,故而对其保持隔离,不受其影响即可。
最后,我想再推荐一个《哈佛幸福课》提到的方法:每天睡前,记下5件在这一天当中值得你感恩的事情。
这个方法很不起眼,但却非常有用。因为当你思考我要感恩今天中的哪些事情时,其实已经无意识的将你的“期望值”给降低了。
感恩这种心态本身就是将你的期望值调整为0,然后在此基础上,看看生活中发生了哪些超出这个期望值的事情。
愿我们都能成为“知足常乐”的人。
音符 END 音符
☬
fengxuwake | 炼己者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你活的也很飘吗?| 从“问题导向”到“解决导向”
什么是“学生思维”?| 怎样成为心智成熟的人
风墟:“平等”是最大的错觉
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炼己者
为七万明智的关注者
分享深刻的洞见
这么好的文章
难道你不转发一下下嘛~
炼己者风墟
喜欢作者
26 人喜欢
阅读 9527271
广告
英国报姐
见过世面的人,带你看世界。
关注
精选留言
写留言
26
阳阳
这才是中肯之见
16
20100218
老子的无为在他那个年代也包含期望值管理吧,还有老子的击缶而歌,死是自然规律所以不必悲伤,也是生死观的期望值管理吧
12
宋敏
有时候我们都没有去仔细思考自己想要什么,看到什么就想得到,思考是一件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情。
以前我也是喜欢假设别人的生活,其实别人的生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有空还不如琢磨自己呢
我也要尽快确定下来自己人生的追求和目标,什么都不想追求也是一种追求和期待
你写的文章读起来总是很让人安心,我觉得自己焦虑的情绪渐渐减少了
10
石上清泉
十年前就读过曾奇峰的书,很受启发。现在读你工号里的每篇文章,感觉都非常到位,论述深入浅出,觉得比曾奇峰老师的文章有深度!
6 作者
这么说实在是过奖啦
6
秋水
多则惑,少才得。
6
天海祐汐
也许要分清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是否掺杂了别人的“功利”而不自知,更要分清期望与虚荣,人需要外界反馈,然而更需要培养自我评价的力量。
4
汲古
“期望值管理”这个词是我一直在找的 以前老是找不到一个词来定义我想要的 我想满足的 我的欲望 总之就是一个可以概括我想据为己有这件事的词 另外我想说这个标题 写个一两本书不成问题吧 太大了 谢谢你 有这一个词的提醒对我而言作用限。
2
枝缓
写得太好了。
“你想要的太多、想达成的太多,你的心理结构中就会充满无数纷乱复杂的能量。这一方面会令你对生活的多个层面都不满意,另一方面,失序的心理结构本身就会带来诸多痛苦。”
我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我应该学会舍弃,不然什么都想抓住,结果什么也没抓住。
1
MR.Lonely
好文啊,思路清晰文字简练观点明确,真正有用的文章
1
cimi lulu
风大,马上要对你个人崇拜了。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可以一分为二把问题说清楚,很多人要么麻辣,要么中庸,风大都不是。厉害!
1
崩
很棒的见解,都市人面临太多压力导致被迫追求很多,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渐渐迷失自己,越忙越迷茫越焦虑,这篇虽然不一定能给予多大帮助,但却是很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