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佾篇是可忍孰不可忍

2021年9月24日  晴朗

文/至善至柔

网图侵删

今天继续学习《论语》佾篇。

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注释:

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就是季平子。

八佾:佾,行列的意思。古时候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

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译文:

孔子说到季氏时说:“他用64个人在自己的庭院当中奏乐跳舞,这样不合乎礼治的事儿,他都能够忍心去做了,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狠心做出来的呢?”

网图侵删

那个时期由于周王室的王权已经衰微了,对各个诸侯的控制力已经逐渐衰弱,出现了所谓“礼崩乐坏”的现象。

当时,礼乐制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维系贵族社会的运转,只是原来的天子才能用的规制,都被各个诸侯们拿来用了,

大夫也跟风用起了诸侯们才能够用的器皿,其实严格说来,这种情况是属于僭越,是绝对不允许的。

在春秋末年,奴隶制社会正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背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也经常发生,这正是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季孙氏用八佾舞在庭院当中,这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情。对此,孔子表现出了极大的愤怒,“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反映出了孔子对待此事的基本态度。

孔子是个特别讲究礼仪,尊崇道德行为规范的人,他把礼仪看的非常重要!

可是我们在很多电视剧当中,有很多违背社会伦理,颠倒黑白,甚至将一些本该钉在历史十字架上的人却堂而皇之的被洗白,这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我们中华民族,泱泱大国本来就是礼仪之邦,其实更应该提倡礼仪,讲求道德规范。

今天就学到这里,明天继续!

网图侵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