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关于人的科学哲学·宇宙学》第一篇 完善现代科学 认清研究重点

缺少人学的现代科学是不完整的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学共同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基本框架因为人学首先是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实质正是人的发展,离开人自身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根本不存在的。

不知道自身本质和规律的发展能不是盲目发展吗?自觉适应自身本质和规律的发展才能是健康的自由发展。人类需要自觉适应自身本质和规律的健康、自由发展!

人学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内容,现代科学应当确立人学的主导地位。通常,我们将现代科学从宏观上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门类:自然科学就是人们认识、研究、把握和运用自然界物质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即通过人们对该领域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适应和在一定程度上的调整,达到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目的;社会科学就是人们认识、研究、把握和运用社会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即通过人们对社会领域诸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与实践,推动社会的前进。毋庸置疑,面对自然界和社会,人是认识、研究、把握和运用规律的主体。

又因为人所独具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主观能动性,人自身既是认识、研究、把握和运用规律的主体,也是被认识、被研究、被把握和被运用的客体,是一个统一体。客体中虽然也包括人,但主体在任何意义上都只能是人。

可见,人类社会的根本首先是人本身。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人自身对内、对外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围绕着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来进行的。人是人类社会的中心,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是科学的主宰。创立科学的是人,运用和发展科学的也是人。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都是由人自身向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拓展的科学。无论是对自然界物质现象和本质与规律的探索,还是对社会以及人与宇宙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实质都是人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把握和运用。即便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宇宙人生和社会觉悟基础之上的,也是按照人认识、人实践的逻辑展开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运动、发展,实质也正是人自身的运动和发展。所谓上层建筑,无非是生产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集中体现;所谓经济基础,也无非是生产力在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反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力中起决定性根本作用的因素也恰恰是人。虽然我们不能忽视科学技术(劳动工具)在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以及在推动社会前进过程中的巨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只见树梢不见树根。因为任何科学技术(劳动工具)的发明、创造、改进与提高,都是人的脑力与体力结合的结果,都首先是人的思想和行为,所以不论人们知不知道、承不承认,离开人自身本质发展的科学、哲学、文化、艺术乃至宗教都是根本不存在的。“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5],马克思在创立他的学说时就明确指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人,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此人类在大力发展现代科学与技术的过程中,在研究、把握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研究和把握自然与社会规律的主体——人自身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研究与把握,这正是现代科学所缺乏的,需要充实与完善。

缺少人学的现代科学是不完整的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学共同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基本框架。因为人学首先是将人的肉体和精神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的关于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和变化规律的科学,而现代科学发展的实质恰恰是人的发展,这是人自身在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人学虽然不能完全替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却始终离不开人的发展,不能脱离人的发展而存在;人类共同为之奋斗的身心彻底自由和解放的目标,也只能在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揭示之后才能得以实现。所以在现代科学与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如果还看不到人学在现代科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是没有认清现代科学发展的本质;如果不注重对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研究与把握,那么无疑是主次不分、以次盖主、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迷失,势必导致较为普遍的个体人的价值错位和道德的趋向沉沦,进而形成整体社会的本质性散乱(人心涣散、信仰危机、思想偏差与行为失范)和极度追逐外物的“类主体”失真的妄动和迷惘状态。这一问题正严重困扰着当代人类社会,也是关心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所有善良的人们忧心忡忡的事。因为人类在本质迷失、极度追逐外物状态下,在竞争发展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生态失衡、局部战争、核威胁等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容回避且无法回避的事实;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贫富两极分化、极端功利的个人主义和极端享乐主义等也日益形成严重的态势,继续发展下去的后果已不堪设想。所以确立人学在现代科学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完善现代科学,探索和揭示人自身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自身在盲目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生态环境危机,已势在必行。

通观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质就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历史,生存与发展贯穿于人生和人类社会的始终。生存主要表现为物的需要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发展则主要表现为质的,即精神的、智慧的、道德的、人性的完善与升华。所谓阶级斗争,无非是经济关系失衡所导致的人际关系对抗,即生产、生活资料分配和占有的极不均衡所导致的人生危机,是人类本质迷失的发展在特定历史阶段,尤其是已经大量占有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一部分人过度财富聚敛的结果。阶级斗争只能是人类本质迷失的发展至特定阶段的产物,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人的本质必然“解蔽”,所以阶级斗争只能具有特殊性而不具有普遍意义,否则共产主义就不能实现,人类将永远不得安宁,人的彻底自由和解放也将成为不可能。在当代,由于人类近于整体物化的经济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财富已经相当丰富(虽然经济的物质发展极不均衡现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仍然存在,有的差距还非常大),人类社会物质需要的生存问题总体上已基本能得到解决(尽管局部个别温饱尚未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就整体人类社会而言,物质财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人类社会面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科技的、经济的物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产生的人类整体与自然界的对立和剧烈冲突(国际上科技与经济的激烈竞争和残酷的武装战争,实质也是人自身本质迷失、极度逐物的结果)。人类在本质迷失状态下极度物化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人与人、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利益极不均衡的矛盾,特别是人类与自然界对立和冲突的不断加剧。在当代,人类运动、发展与自然界运动、发展的极其不协调与对立,已经开始逐渐构成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将成为21世纪相当时期人类共同面临的主要矛盾。

现代科学与哲学应当侧重对人自身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研究与把握。因为就人类社会而言,认识和实践是伴随人类生存与发展全过程的活动;认识是人的认识,实践是人的实践,人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离开了人本身也就无所谓认识和实践了。这是不是“人本位”的简单重复?是不是否定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不是,恰恰相反,而是更进一步肯定了自然界和社会的存在。因为我们是将人置于社会和自然界之中来对待的,并将人与社会和自然界都统一于宇宙之中,明确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进而摆正人在其中的地位、发挥人的作用,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来认识和对待人本身的。自觉适应自身本质和规律的发展,才能是自由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和研究人的显著特点,找到人自身在宇宙之中的特殊性——人自身的本质和规律,并结合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研究的丰硕成果,探索出人与宇宙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和应当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如果不认识或认识不到人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也就难以认识和把握人类与宇宙万事万物都应当共同遵循的最一般和最普遍的规律。不知道自身本质和规律的发展,必然是盲目的发展。人类在盲目发展状态下,对自然界与社会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必将带有极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必然是挂一漏万、问题迭出、险象环生且防不胜防。

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6]也可以说,我们人类尚处在非自由发展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发展尚未进入正史。因为目前我们人类既没有真正认识和把握人自身的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更没有从宏观上、总体上认识和把握宇宙本质及其万事万物产生、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总规律,实际是在迷惘中徘徊,在身心受到极大束缚中行进,有时违背规律而受到惩罚,不但不知其所以然,似乎还成了自然的事。

例如,当代人类在大力发展经济和科技的物质生产进程中,造成了对自然界的极大破坏——环境污染、温室效应、气候异常、臭氧层破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冰川快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洪水和干旱频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淡水资源趋势性递减等等,已经使人类面临着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严重危机。人类与自然界的冲突不断加剧,矛盾越来越激化。对此,我们却只能从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得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7]的结论。至于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在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界的冲突和对立这一越来越激化的矛盾,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隔靴搔痒不得要领。原因何在?就在于没有完全暴露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在其总体上、在其相互连接上的特殊性。要暴露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就必须暴露过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否则暴露过程的本质将成为不可能。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那么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本的是人的发展,所以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人类以及每一个人自身的发展问题。可见,只有当我们把人学充实到现代科学之中,确立了人学在现代科学中的主导地位,完善了现代科学,在总体上全面暴露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矛盾各方面的特殊性之后,才使得暴露发展过程的本质成为可能。也只有当我们抓住了发展问题的实质是人类以及每一个人自身的发展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之后,才能真正解决好人类与自然界对立和冲突的矛盾。因为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制约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而事物的性质,也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

人类生存发展与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这一矛盾,已经开始逐步上升为当代人类面临的主要矛盾,本世纪相当时期将尤为突出,这将是整个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随着当代社会人与自然界之间矛盾的激化和冲突的不断加剧,即人类在盲目竞争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生态环境危机,已经为我们明确提出了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的两难命题[8]。而要真正解决好这一矛盾,则必须解决人类自身应当如何发展的问题,即必须解决人的存在、本质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和变化规律的问题。因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而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类以及每一个人的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即是说,我们要从总体上通过对事物各方面特殊性的认识与把握,达到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认识与把握;通过对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认识与把握,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通过特殊性,才能认识和把握普遍规律,也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真正解决好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代人类社会在生存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危机也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超出了现实自然界允许的限度,违背了人自身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究其根源,首先是因为没有认识人自身的特殊性和本质,没有把握住人自身运动、发展和变化规律所致,是人类自身盲目发展的结果。在发展过程中,人们片面地、过分地强调了人的社会属性,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片面地、过分地强调了人与社会和现代科技的竞争与发展以及对自然界的改造,忽视了自然界对人和社会以及对科技竞争与发展的制约,忽视了对人自身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与适应。其次是我们没有从宏观上将人与社会及自然界看作一个整体,忽视了人与社会和自然界三者本质上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的协调一致,没有从总体上把握人与宇宙万事万物都应当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因而,形成了当代人类只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只重物质追求而轻精神追求,偏重局部而忽视整体的思维方式和与之相应的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时空观和发展观,造成了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严重失衡的对立局面。当代人类修复因盲目发展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且还将继续付出更大代价,以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日益受到严重威胁的现实进一步说明:人心妄动则天地不宁,灾祸频生;任何违背人自身本质和自然规律的盲目、无度发展,都将自食其果;任何急功近利的无度索取,都预示着未来的更大失去。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人类的发展与对自然界的改造在一定时空点上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是有限度的。所谓改造与发展,究其实质来说也只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适应和运用,至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调整,过于超前或滞后都是不可取的,因为宇宙规律均寓于宇宙整体统一的自然运动过程之中,它并不会以哪一个人或整个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于是人类在自己日常的活动范围内通过实践经验获得的常识,虽然被认为是正确和可取的,但当一跨入更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遇到惊人的变故,所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正如我们对三维物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虽然在相当广泛的三维物质领域,各依对象的层次和性质的不同是正当的或必要的,可是他迟早都要达到一个极限,一旦超过这个极限,他就会变成片面和狭隘的,并且陷入难以解决的矛盾之中。因为他只看到了宇宙物质存在的局部,没有看到整体以及整体内部本质上的相互联系;只看到了它们的存在,没有看到它们的产生和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展并最终会转化的结果;只见实而不见虚,只见显而不见隐,只见现象而不见隐藏在现象后面决定现象的那更扎实、更稳固、更深沉的本质。因此,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应当从人自身肉体存在的小系统,看到人类和地球存在的大系统,更应当看到自然界巨系统和宇宙超巨系统,以及各个系统本质层次位势上的差异与相互联系、控制、影响、制约和根本上的统一。

宇宙万事万物的存在是有维层的,不同维层物质的存在各有其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高维层的紊乱势必导致低维层的紊乱与不协调,低维层对高维层的过度干扰和破坏所产生的反作用,终将作用于低维层自身,人类与自然界和宇宙的关系也是如此。因为人类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根本上只能由人来完成,所以人类过度、不适当、急功近利地征服和改造自然,最终将使人类自身陷入危险的境地。也即是说,人类以及每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是有条件的,而宇宙的存在和自然界整体的运动则是无条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急功近利的无度索取对地球生态和自然界的破坏导致的自然界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就是典型的例证。

宇宙是“统一辩证和辩证统一”的总体自然平衡运动过程,任何将其割裂的、不适当的认识和实践,最终都将受到宇宙自然法则的调控。因为人虽然是社会的,但更是自然的;是自然发展了人,而不是相反。人和社会只能在适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才能得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是宇宙自控、物极必反和人类与自然界必须协调发展的规律决定的,违背规律必受惩罚。

所以从事物整体统一的全局着眼,全面、系统、联系和发展地看待宇宙及其万事万物,透视人类存在的特殊性,以及人类在地球、自然界和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观照和处理好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以及内外之间的关系。因为局部总是隶属于全局的,懂得全局,才能更好地驾驭局部;但全局并不脱离局部而独存,一切的局部才能构成全局。亦如没有本质就没有现象,本质决定现象,但没有现象也显示不出本质一样。然而,组成全局的各个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它们对全局的影响也有主次之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不同发展阶段主次之间的相互转化,应当抓全局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本质,才能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可见,人类主观能动见之于自然界的科技实践活动,需要也必须与自然界整体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相吻合,人类的生存发展在总体上必须与宇宙本质和自然界的运动规律相适应、相协调、相一致。关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的发展与对自然界的改造,早在19世纪70年代,恩格斯在比较深入、全面地考察了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事实之后,在他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就曾经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9]非常明确,是人类适应自然规律,而不是相反;人类主观能动地认识和实践,应当也必须符合人与自然界和宇宙本质及其所固有的规律。也即是说,人类社会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常规,自然界有自然界运动的规律,宇宙有宇宙本质和总规律,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而人对人自身、人类社会、自然界和宇宙本质与规律的适应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主观能动的实践,只能是在适应人自身、人类社会、自然界和宇宙本质与规律的前提下,对事物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所以,我们应当也必须首先将人与人类社会纳入自然界巨系统和宇宙超巨系统之中来对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统一的基本观点和人类对宇宙人生思想认识的精华,运用系统论、层次论、控制论和全息论等一系列科学原理,来揭示人与宇宙及其万事万物的本质与规律,揭示人与人类社会在自然界和宇宙中存在的地位与作用,明确人与自然界万事万物、人与宇宙本质上的相互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较为适当地界定和把握人类在特定时空点上的发展程度。深刻揭示人的本质与规律,深刻揭示人生的目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抓住人生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更全面、更正确地解决好人生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人自身和社会的健康、自由发展。

对人自身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与研究,是现代科学与哲学最薄弱的环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代哲学的框架,决定了现代科学是偏重于三维物质的研究,是偏重于认识、研究和把握自然界与社会规律的“外求法”的特点,因此忽视了对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细胞——人自身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研究与探索。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对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但对人自身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却很肤浅。自然界有规律,社会有规律,那么宇宙有没有规律?生命有没有规律?人有没有规律?人的本质是什么?宇宙本质是什么?人与自然界、与宇宙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宇宙万事万物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那么人与宇宙及其万事万物最基本、最本质的联系又是什么?这一系列关涉宇宙人生的重大课题,都有待我们在现今的时空点上,做出明确、科学、合理的回答。

于是伴随着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深入发展,新人学应运而生,丰富并完善了现代科学,也为哲学的发展与突变注入了新的能源与动力。

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就其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那时哲学对于其他的一定体系来说,不再是一定的体系,而是正在变成世界的一般哲学,即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已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已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这样的表现在所有的时代里都是相同的。”[10]哲学是宇宙观,是方法论,是科学的升华,是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现实比较完美地结合与统一,是人与宇宙本质和规律得以揭示的一种工具,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与飞跃。哲学的发展要从现实科学的进步中不断地汲取营养,科学的进步也必然要从哲学的不断发展与突变中获得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为哲学与科学本来就是在“统一辩证和辩证统一”的运动过程中不断得以向前发展的。否则,不能从现实的科学实践中汲取营养并升华的哲学势必枯萎、窒息,成为无源之水而干涸;同样,失去哲学强有力正确指导的科学也必然因恣意发展而迷失方向,最终成为无本之木而萎缩。如此,人类自身对自身的作用,人类作用于自然界以及自然界反作用于人类自身的各种问题就会迭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将面临内外的双重危机。也即是说,贯穿人生全过程的人类的认识与实践,应当也必然应当最终与宇宙本质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协调一致,物质与精神的发展需要也应当趋向平衡与统一。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哲学与科学的进步意义不仅仅在于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更在于探索和揭示人与宇宙的本质和规律,密切关注人生、利益人生,解决现实人生的重大问题,并为现实与未来人生指明彻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及其实现的方法。虽然哲学与科学都是宇宙存在以及自然界和社会辩证运动过程中本质与规律的反映,但哲学与科学都是通过人创立的,也是为人服务的,所以紧紧根植于人自身才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之所在。因而,偏离对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揭示与适应的任何哲学与科学,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将人类引向真正彻底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终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所证明。我们坚信,人类一定能够进入人人获得彻底自由和解放的大同世界,但向这一美好境界迈进,实现人自身彻底自由和解放的方法论应当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实的变化和人与宇宙本质的自然“解蔽”,不断地充实与完善。因为商品的物质生产主要解决的是人的生存问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而人生虽然首先是生存,但又不仅仅是生存,人生还需要发展,需要精神的、道德的、智慧的升华。也即是说,人生是物的,但又不仅仅是物的,更是质的。虽然物质生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且必须的,但就人类社会而言,人的根本是人本身——人是人类社会的创造者,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细胞是人而不是物,最终从根本上决定人自身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也必然是人的本质及其所固有的规律。亦应如马克思所说:“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11]

如果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站在理论思维的高度没有希望,那么就可以说,如果人类不能站在正确理论思维的高度,即站在符合宇宙、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思维高度,人类也将是没有希望的。也即是说,思想上对人自身以及事物本来面貌的颠倒与混淆,势必导致行为上的最终混乱;本末倒置地认识事物,实质是对事物本来面貌的倒置。而任何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又都必然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同时也必然具有不完全等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形式与内容。正如恩格斯所说:“关于思维的科学,和其他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而这对于思维的实际应用于经验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12]符合人自身和宇宙本质与发展规律的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实质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自我觉悟的理性和在理性基础上的觉悟所产生的信仰,才更可靠、更牢固。

因此,我们应当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同时,正确面对人类已经变化的总体上由侧重生存转向生存与发展的历史现实,深刻揭示生存与发展的主体——人及其本质。我们应当从全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大胆地从原有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既要敢于肯定和继承,又要勇于否定和发展。我们应当顺其自然地建立起新人学的新体系,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与本质上的探索;应当从统一的事物总体联系的视野,来探索和把握自然界、社会、人本身以及宇宙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对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进行整体的精细观察与科学合理的思辨,以求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地解释这个神奇奥妙的宇宙,揭示人与宇宙的本质,回答好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各自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应当共同遵循的普遍规律,给人类以正确的导向。这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也是现代哲学与科学需要正视并应尽快做出正确回答的现实问题。否则,缺乏对人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还自认为是为了人类的文明与发展,实际上却是盲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为了暂时或局部利益的物欲无度追求的人类“理智”的竞争;人类自身运动、发展与自然界运动、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与宇宙本质的冲撞,最终将把人类推向自我毁灭的边缘。

所以,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地看待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全面地看待和透视现代科学以及科技的竞争与发展,在尽可能兼顾好当前利益的同时,科学合理地调整和确定好未来现代化发展战略,特别要注意适度、平衡、协调发展,力避21世纪在中国出现生态环境和精神环境严重污染的难堪局面。这也是当代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我们不愿意看到人类因盲目发展而遭受灾难,我们应当侧重于新人学的研究与实践——揭示人的本质,把握自身规律,避免盲目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