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勒索
朱迪斯·P.西格尔
第5章 情绪的“好抽屉”和“坏抽屉”
【摘要1】
>> 在记忆储存库里,有积极向上的事件存储“抽屉”,以及并不期望再次发生的消极事件的存储“抽屉”。但是,这两个“抽屉”不可能同时打开。
【感悟1】
哇!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情绪抽屉”,这样比喻很生动。我们对事物的了解和评判都有“好”与“坏”,原来都储存在了大脑里。
【摘要2】
>> 十秒钟内,珍妮的记忆力就从眼前的橘子皮转到了过去二十年里那么多次的失望沮丧之中。对丈夫的消极态度甚至让她忘记了去问女儿们是否已经做完了作业,她也没有发现,他们只不过是做了一次夜宵,所有用过的盘子都已经被清洗干净,而且都放回了柜子里。
【感悟2】
哈哈……这个案例太经典了。本来女主回家期待家里卫生做好,孩子作业做好。一回到家看到与画面不符的期待就开始“大展宏图”,浮想连翩,甚至扯出了历史的“恩恩怨怨”,最后又回归到“自哀自怨”无比受害的心上,于是对对方更加恼怒,自己也身心俱疲,对生活越不抱希望。这个过程也就只是剥了个橘子的时间,已经完成以上强大的情绪酝酿。当她这么看问题的时候,真正的事实就看不到了。她不知道他的先生和孩子也就是煮了个宵夜,盘子已经洗干净放在橱柜里了,只是厨房没有打扫得那么干净。我有点不好意思的想到了我可怜的黎大人,经常被我这么“添油加醋”的挑起事端……罪过罪过,好在黎大人大人有大量,常常包容。今后慢慢改正。
【摘要2】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观念相当片面,那你可能正处于偏激的情绪。我们的情感关系并不是“全好”或“全坏”的。有时候,你发现自己采取了“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的态度,那也就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偏激的状态中。
【感悟2】
觉知很重要。
【摘要3】
>> 当我们认为状况“全好”或“全坏”时,我们也就打开了记忆的“资料库”,找到了一副让视野变得狭隘的“眼镜”来看待事物。即便是我们最讨厌的人,他们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即便是最乐观的情境,也会有诱发消极因素的事物。当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倾向于一个极端时,就可能已经偏激了。
【感悟3】
这一段表述得太好了!就像《诗经·小雅·谷风》中被忘恩负义的丈夫抛弃的女子哀怨他的前夫“忘我大德,思我小怨”。我们可能在生活中常常会因为一些不如意,就讲事情放大,斤斤计较,却忘记了对方对自己的恩情。如果能反过来常“思大德而忘小怨”那有多好。
【摘要4】
>> 学着辨认那些经常引起你偏激的诱因,弄明白内心的真实意图,会帮助你逐步减轻那个可能给你和你身边的人造成伤害的因素对你的影响。
【感悟4】
所以做到心态的“中庸”很厉害,做到不过不及才能看到真相呀!
【摘要5】
【感悟5】
文中的练习很好!让我一下子看到了自己到受到了哪些家庭因素的影响。
【摘要6】
>> 你态度偏激的时候,总有些特定的想法、观念、期待、感觉和反应是会重复出现的。>> 请回答是或否:我打开了“好抽屉”时,
一想到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我就很兴奋。
我不再像平常那般焦虑担忧。
我不想让任何事干扰我的好情绪。
我希望能尽可能保持现在这种状态。
我不想听到有人提出疑问。
请回答是或否:我打开了“坏抽屉”时,
我处理得很糟,所以我很生气。
我认为情况不会有所改善,因此觉得沮丧,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
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帮我。
很难想到事情还可能转好。
我对自己和所有参与事件的人都感到难过。
我认为当前的状况很不公平,并为此而责怪他人
>> 当我们认为状况“全好”或“全坏”时,我们也就打开了记忆的“资料库”,找到了一副让视野变得狭隘的“眼镜”来看待事物。即便是我们最讨厌的人,他们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即便是最乐观的情境,也会有诱发消极因素的事物。当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倾向于一个极端时,就可能已经偏激了。
【感悟6】
期待12章节来揭开应对偏激的方法。
【亲子互动】
黎大人打算今天回来,我们都很期待。我对宝贝兴奋的说:“爸爸今天回来了,回来看你啦!”想看看他什么反应,结果小盆友只露出了莫名其妙的表情……似乎在想:爸爸是什么?能吃吗?哈哈……
【感谢】
感谢公公帮我带娃,让我补觉读书写笔记。
感谢努力工作,同时又惦记我们的黎大人。
感谢家人的体贴,在我们入睡后轻声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