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了左晖的访谈录,里面的一个观点,谈到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深有启发。偶然间在书架上发现了《如何持续的做正确的事》,书名与视频的观点有共同之处,就顺便阅读了。
因为文章过长,所以分为一、二、三、四、五进行记录。
三、做事逻辑的顺序:首先认识世界,其次认识自己,然后改变自己,最后改变世界。
1、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意味着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包括细心观察既有的现象,全面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并准确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在观察、分析、预测这三个过程中,都存在各自的逻辑。然而,世界万般复东,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很容易只是片面的,分析得出的成因很可能是有偏差的,由此做出的预测自然也就不准确了。所以需要运用统计学的思路,让自己观察、分析、预测的更全面、更清晰、更准确地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
2、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自苏格拉底以来的难题,这要求人必须从自身之外的视角来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不仅要从生理上认识自己,知晓自身的基本体质特点,更是要从心理上认识自己,明白自己在顺境或逆境中,在高度紧张或无人监管的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表现,最终做到知晓自身所短所长,对自己的能力有个合理准确的预估。这样,就不会安自菲薄,因为惧怕失败而弃难得的机会;也不会好高骛远,在得知事件结果后,否认是自己的真实水平,并感叹 “我甘实可以发挥得更好”。
3、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意味着根据正确的方向,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可以是生理上更加健康的生活作息或饮食搭配,也可以是从心理上提升自我的自律能力,抗压能力以及主动性等。打磨自己
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你终将收获一个更加完美的自己。
4、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是在将自己打磨得足够优秀后,用自己的能力影响周遭事物的发展。
本章小结:
在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过程中,自我对世界的认识愈发全面,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人,知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自己能干什么、还需要什么,并渐渐地将外在的情势与自身的优势进行整合,正确的方向就会由此浮出水面。在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这两步中,被动的观察占主要地位。在改变自己及改变世界这两步中,主动的行动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行动往往是最难的一步。真正做出改变,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一章:深度思考,一个事情的四个象限
一、事情的四个象限(即四象限法则)
多做要事,避免急事,拒绝琐事,少管闲事
1、第一象限:重要紧急事件:急事
压力焦虑的来源,迫在眉睫,前期没有规划好,最后期限,尽量避免。
2、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事件:要事
决定人与人的分水岭,长期主意坚持者,事情合理规划,能力稳步提升,有条理的完成工作。如读书学习,提升能力。
3、第三象限:不紧急不重要事件:闲事
效率底下的罪魁祸首,玩手机,刷朋友圈等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极具有诱惑力。
4、第四象限:紧急不重要事件:琐事
让我们日夜奔忙但又好像一事无成的工作或者原有,如突如其来的任务、难以推脱的应酬、盛情难却的尬聊。
这种四象限法则,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认知状态,并引领我们做出心态上的调整。建立“四象限”思维模式的关键,在于找到两个 “维度”去分析问题,时间管理中的重要与紧急、食物的美味与健康等(对立的两个面)。从两个“维度”来分析问题,就能建立起一个平面,并将事物精准定位到某个坐标,再用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具体的定义以及全面分析。
这种思维模式,不仅有助于理性看待事物、高效处理事务,更能引导我们揭开表象,剖析真相,建立联系,深刻思考。
认知境界上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实力、思维水平和社会地位。
补充知识点:人的四大类认知状态与沟通视窗
* 公开象限:是我们知道,别人也知道
* 隐私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 盲点象限:是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
* 潜能象限: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第二章:看清自己
一、为什么你总不能高度自律
1、要自律,先摆脱负面情绪
从负面情绪中自我解脱,将心情调整为最佳状态,那么好运就会技踵而至。
2、高效而不是高速
超负荷状态下的高效,不可能做到长久。而真正容智的时间管理者追求的是长期收益,他们绝不会以绷断神经、透支身体为代价,去交换一时的效率。如一年读10本书与100本书。
二、努力的方向
在做一件事之前,需要考虑做事的动机、目标、途径以形成具体的规划?现实中,大部分人只能看到智者在做什么,一小部份人才会观察智者怎么做,只有不到1%的人才会思考智者为什么这样做。一个项目,一定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以及进度把控,并能够基于对自身情况的了解,制定最符合个人特质、最高效的宏观战略。
你的努力能否变成竞争力,需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知己:对自身优优劣式的的分析,对自己偏好的认知
2、知彼:对对方的了解,竞争对方呀、市场竞争环境呀、对大环境的了解
三、向上社交
每一种关系,不论是什么关系,都基于双方的平等地位和等量给予。
向上的社交的前提,是平衡的关系。向上的社交,意味着在社交这个维度中,你处于比对方低的位置。除非你在另一个维度能给予对方某好处,不然你们的关系必定处于失衡的状态。
向上社交的心理:
一部分人目的很明确,就是想从中获取某些利益。譬如期待与他交流,因为他的观点可以令你受益;譬如向他推销自己,寻求一些工作机会、合作机会、交往机会等。但我们已经知道,如果实力不足以与对方抗衡,那么对方是没理由搭理你的。
向上社交,需要向上成长:
向上社交,只要你能做到和对方形成平衡的关系,那么你们就有可能发生深层联系,需要做到: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力量与对方实力相当,这才是硬道理。最终目的:向上成长,才是向上社交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