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的智慧:阿伦·瓦兹的《不安的智慧》。封面封底:我们若是无法充分活在现在,那么记忆和预测的能力也没什么意义。阿伦·瓦兹的道理很简单,说的似乎也是“活在放下”的老鸡汤。但是他的表达更像一个哲学家。他的主要是观点是:我们的焦虑和不安,来自奢求未来得到保证。
可是,未来是无法得到“保证”的。—除了改变,没有什么会是持续不变的。当所有的东西都缺乏保证,生命也随之成为“没有未来”“没有希望”的东西的时候,留下来的只有焦虑和沮丧。我们可以从世界底层的随机性、熵增、时间的单向性,来理解这一点,正如金融行业常说的:过去的表现,不能代表未来的走势。
哲学家则更任性一些。阿伦·瓦兹说:“我们如果不能在欠缺未来保证的条件下快乐地生活,必定也无法适应生活在一个尽管有最好的计划,却会有意外及死亡的有限世界里。”这倒是容易推理:因为你如果保证了明天,但明天你依然会为明天的明天烦恼。如果一连串都保证下去,人活着还有意义吗?
在阿伦·瓦兹看来,只有当我们看到生命没有目的时,生命才显得有意义;只有在确信自己对宇宙毫无所知时,我们才能了解“宇宙的神秘”。说是这么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岁月静好呢?人类心底期待的是,那些主要的事情,例如世界和平,家人平安,自己财源滚滚..…这些事情最好的到“保证”。而那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例如下场小雨,街头散步时擦肩而过的帅哥美女.....这些可以随机点儿,意外点儿。阿伦·瓦兹认为,如果幸福总是仰赖对于未来的期待,那么我们其实是在追逐行踪缥缈、永远无法掌握的东西。大多数人为了显得我们的生活有价值、有意义,不断为抓住生命、为了自己掌握和保持生命努力。但是只要你尝试抓住生命,你就永远无法了解生命及其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