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兴校必先强师。现以黉学为例,从“六个一”谈谈如何打造专业共同体,加速队伍建设。
追逐一份幸福。何兆武先生说:“幸福最重要的就在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一是你觉得整个社会、整个世界会越来越美好,一是你觉得自己的未来会越来越美好。”黉学发展的高定位、历史赋予的责任,是每一位黉学人共同追逐的幸福,也是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追逐这份幸福的是教师工作的动力、精神的泉源,也是队伍建设的根本。
明确一个重点。课堂教学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师生成长的主阵地,学校将此作为工作重点:构建周前小教研(教研工作一周要览)、每周集体备课/共读活动、每月会课、共同体活动“四级教研体系”;依托新教育构筑理想课堂行动研究,进行“六度四环”课堂研究;制定领导听评课、师徒互听互评、教研组听评课三级听评课制度;建立集体备课与共读活动同步开展教研模式……通过一系列举措,推进高效课堂建设,让理想课堂落地黉学,促进队伍专业化成长。
树立一个理念。杜威说:“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为了形成一个共同体或社会,他们必须共同具备的是目的、信仰、期望、知识……”对于新成立的黉学,树立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理念,打造专业共同体成为必须。一是制定半天无课日进行集体过课和专业共读,让教师心无旁骛地参与活动,在团队中进行智慧碰撞,生成教学智慧。二是组织好假期共读活动。寒假全校共读一本书,设计共读方案、制定导读单、个人自主阅读批注画思维导图、团队共读共讨论、阅读打卡进行发布;暑假自由阅读,开学组织读书交流,由新调入教师担任评委,对教师的阅读交流进行评比。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中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认同,改变教师的成长范式和生活模式,让阅读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样态。
建立一套制度。队伍建设就是“造血”,而制度就是“造血”的机制。黉学历时一年半,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首先是工作指南,其次才是考评依据。每项制度都有具体说明与操作指南,不再是冷冰冰的专门对付老师们的“绳索”,而是成为充满关怀的“工作宝典”。
改变一种会风。例会是黉学团队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契机。黉学的每周例会不是简单的传达会,而是交流会、学习会。每周除了必要的上专下达,都安排学习交流内容:班主任工作交流、业务资料检查反馈、作业检测分析、外出学习交流等,在交流中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实现一个转变。当下,个人英雄主义已成为过去。黉学的每位教师必须高度认同黉学团队文化:一是要团队作战。大到集体备课、共读活动、每月会课……小到一个通知的编辑,都是团队智慧和力量的体现;二是要竭尽全力做好个人工作不给团队添麻烦。这样的认同,让教师有了归属感与获得感,实现了“我”到“我们”的转变。
凸显一个人的作用。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人物,校长高度的决定着教师的高度,校长的认知决定着教师的认知。校长的所作所为有时候等同于学校的规章制度,等同于学校的管理文化。在队伍建设中,要凸显校长的引领作用。校长要身先士卒、以身示范,要深入课堂、深入教师、深入学生、深入家庭,要信任每一位教师,要与团队并肩作战,要作维护规章制度的第一人。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未来,学校规模逐年扩大,教师队伍逐渐庞大,队伍建设任务艰巨,课堂建设任重道远。但,道阻且长,行则必至,只要出发,一定能遇到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