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可以上北大——北大学生的家庭教育》277页到第279页。
第四部分总结篇第13章家长行为家庭教育的误区。第一小节,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及其期望。第一部分,家长对教育的认识。
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终身学习,就是要把教育扩展到人的一生,成为每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
当前家长中存在下几种不合理教育观念:
1.婴幼儿期的孩子不需要专门的教育。其实婴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高速阶段。没有早教意识的父母没能挖掘孩子大脑欠呢。错过孩子距离开发黄金期。
2.孩子树大自然直。目前有许多父母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发展,当出现问题时也不重视。结果的问题变大时要纠正也难了,因为幼儿期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幼儿没有生活经历,分辨是非能力较差,行为自控能力较弱,行为控制能力也极为有限,需要父母一定的约束和管教。需要用心去塑造孩子的心理,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
3.教育孩子可以无视自通。有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自然,而且无视自通的事,从没有想过家庭教育也要讲究艺术,也有很多的学问。同样的教育要求,如果采用不同的方式会得到不同的效果。比如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如果只是说叫不婉转的表达,不讲究说话的艺术。很多直白的话是不容易被孩子接受的,并且容易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教育是学校的事,家庭只负责孩子的生活。有相当多一部分的家长是有这样的认识的,但是教育不应该在学校有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有母亲开始。家庭是孩子教育的大本营,学校不是培养孩子的唯一场地。学校是学习书本知识的途径,而家庭是实施早期智能开发,培养兴趣点,引发求知欲,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健康人格的场所具有开蒙的功能。
想要教育好孩子,必须父母要有正确的认识。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就算家长在知识方面无法教育孩子,但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为人处世的模范范本。对孩子的人格,道德观的形成着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