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名字好像叫做《全神贯注》。讲述了一个雕塑家罗丹在接待客人时陷入了对自己作品的思考,全然忘记了旁边还站着客人,等他从沉思中反应过来准备离家出门的时候,才发觉客人还在家里。通过这个故事,作者向我们阐释了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重要性,倡导当时还是学生的我们向那位雕塑家学习。
然而,何其难也。
一个个年岁那么小的孩子,如果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打游戏、打球之类的运动),全神贯注就不算很困难。而对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发生兴趣,就不那么容易了,除非个别有常人所不及的天赋之人,更不要谈什么全神贯注。
步入职场以后,我虽然也算不上能够全神贯注,但当我认真想要解决一个困难时,我会付出很大的精力。这种付出怎么看都是一个优秀的品质,然而这种精力的投入带给我的却经常是痛苦。
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我一门心思研究一个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的时候,我的思想很难完全暂停下来去处理其他必要的事务,也就是说,我无时不刻不在想着眼前的那项工作。这种精力的聚焦有时会影响到我的睡眠,导致我睡觉的时候都会梦见这个事情。
这种体验非常不好。
也许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考一个问题久了,自然会把其带入梦中,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如果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全神贯注的话,那么中学课程里面就缺了另外一门必要的课,那就是如何从全神贯注中暂时解脱出来。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得到了必要的休息和松弛,才是工作和生活正常延续的保障。如果不能学会有效地调试,最终就很难持久,换句话说,就是无法可持续发展。
这就是现在比较困惑我的一件事情,我倾向于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做完,不喜欢老沉浸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然而,这种调试的方法需要不断地摸索,不是想想就能做到的。希望以发现问题为契机,以后能有改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