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学习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学生计算小数乘法竖式计算问题不大了,写出积的近似数,还没有巩固训练。今天又学习了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学生在学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时候就是一个难点。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乘法的分配律中比较容易出错的是乘法分配律,如今,学习小数的简便计算,有了小数点的移动,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了。学生更容易出错。难点一方面是运算律的应用,一方面是小数计算的错误。
在运算律中,出错比较多的是一下几类:4.77×99+4.77出现三个数的乘加计算,学生还不能熟练掌握把第二个4.77看成是1个4.77,相当于4.77×1;2.5×3.2×0.125、这个算式中出现2.5和0.125,学生会想到见到25想4,见到125想8,把3.2看成4×0.8或者0.4×8.在计算(2.5×0.4)×(8×0.125)出现4位数字相乘时,学生不太会计算。还有一些不容易看出凑整十/整百数的算式,需要给学生提醒。
在这种题型面前,一方面需要给学生讲透知识点/易错点,还需要针对重点类型的题进行专项训练。找出重点类型的题进行专项训练。
明天的专项训练,设计如下:笔算保留两位小数3.14×2.09 简便计算出两道题(一道结合律/一道分配律)。共三道题。快速完成订正答案。迅速进入新课的预习/交流/展讲/评价/当堂检测。尽量一节课的容量要大,否则一节课的效率难提高。
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充分预设课堂流程和课堂题目,让课堂多一些学生的生成,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风格,让生动/有激情的教师语言感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相信自己,有目标的课堂肯定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特别强调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带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