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杜甫传》。历经18天。
杜甫的一生是不接地气的。他出生在河南,祖父是唐朝的官员,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写过很多诗。杜甫的祖辈中还有一个文武双全的叫杜预,不仅是杜甫的理想人物,更是广大劳动人民所追求的目标吧。
杜甫在两位仙人的影响下,在封建社会的滋润下,也从小励志,一心想当个官,一来光门耀祖,二来报效祖国。所以他发奋读书,积累了一肚子的诗书,就等统治者一放手,他就会得心应手的被统治者挥手拿下。可惜的是,李林甫这个诡计多端,心胸狭隘,阴险狡诈的人物,把杜甫的这条理想之路堵的个严严实实。
向往的生活看不到希望了,杜甫没有低头走自己的路,依然是走在自己家的路上,想着别人家的事。原本自己就是一枚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如果他就以老百姓自居,过一种恬淡悠闲的生活,未尝不可,没准还能是老百姓中比较小资的水平,可是他就不这样,他把目光投向了那个拒绝了他好几次的圈子,他一心想打入那个圈层,以至于去做幕府。可是幕府的生活,让他那颗自视清高的心受到了很大的屈辱,他还是不能够趋炎附势,不能够作贱了自己,也不能与那些所谓的人才同流合污,还是回到了自己道路上。
流亡生活,让杜甫受尽了苦头,让这么个没落家族里的官二代,更加落魄。这个时候的杜甫,他的眼神离开了高层,看到了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看到了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况。于是他的笔锋一转,记录下了当时社会最底层的残酷生活。他看到过高层生活的奢靡,如今走在最底层饱受疾苦,这种现实的落差,让他有一丝丝的觉醒。他知道了自己一直向往,一直追求的高层,不是自己所想到的那么善良,他们不是自己一样的心地。
老年的杜甫,经历了颠沛流离的日子,多想有一方土地让他定居,多想有一些谷米让他果腹。他漂居在湘江,与渔农谈笑风生,在渔夫们的指引下,卖药为生。这个时候的杜甫,才是真正的杜甫,他的敦厚善良,跟这些淳朴憨厚的渔民才是最搭的,这样的生活,才应该是他杜甫的。
杜甫啊杜甫,你就是那个不切实际的,你就是那个看不见自己的,你就是那个只想别人的,你就是那个有悲天悯人的,你就是我心中的“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