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阅读。
【一】找别人的优点不容易。
前几天,一朋友发来一作家的散文。
的确视野广阔,所论者大。然而我的第一冲动,却是寻找作者的缺点。
这是个毛病。
作者所论甚大,此为我所难及。作者所论甚广,此为我所不能。
只是在论述的过程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有些阐述或有不透之处。
最后深入思考了一下,意象不够聚焦,所论偏于平面。
我甚至连这样的毛病也不及。
上个月的作业,交稿后便心怀不安,以为太过肤浅。然而几天前看到公众号上刊出之后,或也可资一读,心下方有所安。而我所述者,皮毛而已。则别人所写之重词宏论,功夫与心血,自不可等而论之,此反思自己认知之肤浅。
【二】今日继续读吴军《全球科技通史》。
科学启蒙了,第一个人竟然是说笛卡尔。
以前我只知道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深刻,但不知道他在思维和方法论上的视野是那么广阔,涉及许多领域。记得某一年,在南京某书店曾购书一册,赫然是《方法论》。可惜买后一字未读,后来搬家的时候扔给了朋友。
这次方知,此书乃笛卡尔科学方法论之大成。
而谦虚的牛顿说,自己的成绩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曾经虎克以为是说自己。此书中吴军说,此巨人是指笛卡尔。不知道吴军有没有依据,但我以为从科学发展史的脉络上来看,是有道理的。
笛卡尔之前的科学家,如伽利略,如开普勒(第谷的弟子),等等诸人,靠的是天赋勤奋和悟性。笛卡尔之后,科学方法论建立起来了。
不多,5条。
第一条:提出问题。
第二条:进行实验。
第三条: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并解释。
第四条:将结论推广。
第五条:找出新问题。
连清华教授钱颖一都对此甚以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