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看了三本书,The Great Gatsby,The Midnight Library和《送你一颗子弹》。
朋友推荐看《子弹》,于是上网搜了一下作者刘瑜,才发现是那个说自己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清华教授。
我在看《子弹》时,心情有点复杂。一方面,觉得刘瑜怎么这么接地气呢?堂堂一博士,居然跟我一样焦虑、丧和神经质。好像如此一来自己和博士的差距也没有想像那么大了,心里竟有些幸灾乐祸和窃喜。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愤愤不平,觉得她都在骗我。你看她丧,她却在学业事业上不断向上;你看她焦虑,转眼她又来个“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和淡定;神经质?她就站在独立思考的高山上给你讲政治。
看她论人生,讲爱情,谈独身,说政治,诙谐犀利,处处精妙的比喻,既简单又深刻。可是又隐隐感到不安和不愤,怎么她笔下的祖国只有猪头肉和全国上下左右的情景喜剧。还是蛮期待看她的其它作品,尤其当妈后的。一个如此随性独立的女性会养出怎么样普通的女儿呢?
再来说The Midnight Library。
Nora Seed,一名三十五岁的女性,自杀了。她像个黑洞,把身边所有的事情和关系都毁灭吞噬。她本来可以成为游泳健将,登上最高领奖台;拥有一段甜蜜稳定的感情;做一名摇滚乐手;当一位哲学教授或冰川学家。然而她却一事无成,蜷缩在阴郁多雨的英国小镇,连在乐行卖乐器的工作都做不好而被辞退。她觉得所有人离她而去,所有人都埋怨她,讨厌她,最后连自家的猫也在雨夜中离世。Nora看不到光亮感觉不到温暖,午夜时分,她吞下药片,结束自己的性命。
在这生与死之间,她来到了一个图书馆,见到了小时候的学校图书管理员Mrs. Elm。在这个被称为午夜图书馆的地方,她将有无数个机会,重新选择另一种人生。每本书都是可能的幸福生活。可是真的有完美人生吗?Nora不停地穿梭于这些人生,可是得到的依旧是失望。时间耗尽,图书馆将毁于一旦,Nora会如何选择?
其实看了开头几章,故事的结局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虽然小说后半部分比较鸡汤,但也能让人停下来,想一想,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人就是这样,容易忽视眼前,就像买衣服,买完后总觉得遗憾,总想着有更好的一件在某个地方,等着我去发现它,拥有它。可是看似完美的东西也大有可能隐藏着肮脏与破洞,像张爱玲所说的“一袭华丽的袍”。Nora就是奔着幸福完美的人生而去,在各个可能的生活里寻寻觅觅,终是抱憾而回。
真正的人生应该是什么?The Midnight Library告诉我,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Nora对生活的悔恨大多来自于无法达到别人的期望,游泳名将是她爸的,婚姻、开酒吧是她男友的,连冰川学家也是Mrs.Elm有意引导的。没能做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得不到别人的认同,这些失败蒙蔽了Nora的双眼,让她看不见自己。我们也是不是容易迷失自我在他人的价值里?
跳出他人的期望圈,即使生活一塌糊涂,也能重新站起来。35岁,40岁,60岁,只要还有力气握住手中的那支笔,就能继续书写属于自己将来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