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注释】
▲赐:子贡的名字。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
▲女:同“汝”。
▲器:器皿。
▲瑚琏:古代宗庙盛放黍稷[shǔ jì](黍俗称黄米。稷又称谷子,俗称小米。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后泛指五谷。古代以稷为百谷之长,因此帝王奉祀为谷神:社稷)的祭器。瑚﹑琏皆宗庙礼器。用以比喻治国安邦之才,借指国家宝贵的人才。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琏,殷之六瑚,周之八簋[guǐ](虞舜时期,祭祀时盛放黍稷用两敦,夏朝用四琏,殷用六瑚,周用八簋)。
【译文】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就像是一个器皿。”子贡问:“我像什么器皿呢?”孔子说:“祭祀用的瑚琏。”
【学而思】
儒家思想是学以致用,子贡学业有成,擅长言语政事,是治国安邦的国之重器。
《为政篇》2.12子曰:“君子不器”,指不能像器皿那样摆着不用,本章之器指已成大器,可用之器。
【知识扩展】
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松阳讲义》:“大抵天下人才最怕是无用。不但庸陋而无用,有一种极聪明极有学问的人,却一些用也没有。如世间许多记诵词章虚无寂灭之辈,他天资尽好尽好,费尽一生心力,只做成一个无用之人。故这一个器字,亦是最难得的人。到了器的地位,便是天地间一个有用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