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有病,没工作的时候天天想找工作,找到工作又不想干
“我是不是有病,没工作的时候天天想要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又不想干,真的是很难搞哦!”
三个月以前我辞去了工作,回到了这座18线小城!
我想着回来了,也要找一份工作,可以让自己不要躺平!
回来第二天被被朋友连哄带骗的拿去保险公司应聘,在我还不知情的情况下,竟然就填了面试资料!
当时他说:你来保险公司上班,每个月拿着1000多的底薪,我们可以一起出去下乡拜访客户!
我说:我要做自媒体,他说你可以出去拜访客户的时候拍视频,还可以找素材,顺便做了的!
他还说,你跟我一起来上班,可以在保险公司拿一份工资,还能做自媒体,拿一份工资,顺便赚了的,有什么不好嘞,反正我们是要一起出去跑的嘛!
我说:我做不到单!他说:做不到单,我们一起去做吧!我能做到单就一起分嘛!至少你可以先把底薪拿到吧,有一份工作总比没有好呀!
我经不起它的诱惑,也就稀里糊涂的开始跟着他干保险!
干了不到十天,我就知道我是被忽悠了,哪里有他说的那么好呀,他根本就不管我,他自己啥都不懂,也管不了我!
于是,我又不想上班了,我还是想着做自媒体!
相信不少人都曾在心里发出过这样的灵魂拷问!
没工作的时候,那种焦虑感如影随形。
每天睁开眼,房贷、车贷、生活开销的压力就扑面而来。
看着存款一点点减少,心里慌得不行。
身边的朋友、家人有意无意的询问,更是像一把把小锤子,一下下敲打着内心的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找工作就成了一根救命稻草,仿佛只要抓住它,生活就能重回正轨,焦虑就能烟消云散。
于是,我们疯狂投简历,参加各种面试,满心期待着能尽快得到一份工作,结束这种不安定的状态。
可当真正找到工作后,却发现现实并非如想象中美好。
每天被闹钟从美梦中叫醒,拖着疲惫的身体挤着地铁公交去上班,到了公司面对堆积如山的任务,压力瞬间又回来了。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也让人头疼,要和领导搞好关系,要和同事默契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麻烦。
而且,很多工作内容可能枯燥乏味,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看不到尽头,完全没有当初想象中的成就感和新鲜感。
这时候,心里就会忍不住想:“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工作吗?我为什么要在这里受这份罪?”不想干的念头也就油然而生。
这其实是一种“围城效应”。
没工作时,把工作想象得过于美好,只看到了工作带来的收入和社会认可,而忽略了工作中的艰辛和压力。
就像钱钟书先生说的:“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城外的人渴望工作带来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城内的人却被工作的琐碎和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渴望逃离。
当然,这种心态的产生也和社会大环境有关。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快,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很多人在选择工作时,往往不是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而是为了生存或者随波逐流。
这样一来,工作就成了一种负担,而不是乐趣。当新鲜感过去,自然就会产生不想干的念头。
那么,该如何摆脱这种纠结的状态呢?
首先,在找工作之前,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明确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方向。
不要盲目跟风,看到别人做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而是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这样,即使工作中遇到困难,也能因为热爱而坚持下去。
其次,调整心态也非常重要。
要明白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任何工作都会有压力和挑战。
把工作中的困难看作是成长的机会,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当觉得工作枯燥乏味时,可以尝试寻找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让工作变得有趣起来。
同时,也要学会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找到平衡,不要把工作的压力带回家,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放松和休息。
最后,如果发现当前的工作确实不适合自己,也不要害怕重新选择。
人生还很长,不要因为一时的犹豫和害怕而被困在不喜欢的工作中。
但在做出决定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考虑清楚自己的下一步计划,避免盲目跳槽。
“没工作的时候天天想要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又不想干”这种心态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调整好心态,勇敢面对挑战,就一定能够走出这座“工作围城”,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职业道路,让工作成为实现自我价值、享受生活的途径,而不是痛苦的根源。
其实,职场中的“围城效应”并非无法突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观念。
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需求和目标,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在面对职场压力时,我们也要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把每一个挑战都视为成长的机会,让自己在职场中不断前行。
同时,我们也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明白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当我们能够将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时,就能在工作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和动力,从而摆脱“想干与不想干之间的拉扯”的困境。
此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学会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在面对职场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时,要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与同事、朋友或家人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惑和烦恼,从而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总之,职场中的“围城效应”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关注心理健康,并勇敢地面对挑战,就一定能够走出这座“围城”,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实现自我价值,享受更加充实和满意的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