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柠檬今年是感受到老乡的威力了。
火车上,还没落座,就听到身边的男女老少开始交流:
“大姐,听你的口音是江苏的啊?”
“哎哟,是啊是啊,江苏南京的,你是哪里的啊?听着也不远。”
“我是连云港的。”
“这箱子是不是特别沉,来我帮你一把。”
一路上,这种 由陌生人到几句话熟络了,然后交谈甚欢的情形,柠檬是从出门一直抵达老家都在体验着,不由想到曾经出国旅游,在新西兰见到了几个中国人,大家激动到拥抱互换名片的场景。
这也是今天,柠檬和大家一起要谈的一个话题,叫做老乡心理效应。
那什么是老乡心理效应呢,有的人可能会根据名称直接回答:那肯定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
确实,身在异乡,能听到家乡的声音,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在外多年的漂泊者来说再亲切不过了。
社会心理学为这一效应做了一个定义,即为:
“个体在外地面对不熟悉的情境时,当遇到来自家乡或邻近地区的人,而在心里产生的对家乡或邻近地区人所持有的语言、文化、情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习俗等的一种积极的情感卷入和趋同心理倾向的过程。”
再进一步来说,老乡心理效应是以情感为中介作用,一切心理过程都是以情感为纽带,通过老乡们之间的情感归属感,最终外显为老乡行为的现象。
就好比,整日都在普通话的环境下突然听到了老家的方言,是不是也会联想到曾经在家的时光,不自觉的就想和对方聊一聊他是否跟自己同乡,这些年老家发生了什么变化等等。
【02】
不过,老乡心理效应产生的前提也是有要求的,大体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身处异地,且地域相近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呢,“人生地不熟”的境况当属第一位了。
人都是有这样一种心理状态的,既要寻求与他人共合,又要保留自我独立的需要,这两种力量总是更迭前进的。
简单来说,地域环境不熟悉,则要寻找那些和自己有某些地域特征的人打交道,以求最快的适应异地生活。
第二种,语言相同或相似
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语言是身体的一部分,但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文化的一部分。
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解释,就是说,语言虽然提供给我们交流的途径,但本质上是我们思想和情感内容的大融合,是我们所处某一地域文化的整体彰显,什么风俗,什么人情,什么世故,紧紧的把处于这个整体中的每一个人联结。
第三种,社会与支持和心理情感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提出人既有生理需要,也有社会需要,而老乡情节其实就包含在了社会需要里,地域相近,语言相似,这些最终都是为了整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获得情感归属感。
看到了老乡是不是想到了老家,想到了老家是不是想到了你土生土长的每一个细节,然后是不是第一时间就会想念起你的家人,不管深处何方,总有人牵挂,这是何等的幸运。
第四种,共享的文化共识
对于这一点,就像文章刚开始提到那些个小场景一样,同一地域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无一不在充斥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它们影响着我们,也被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模式继续延伸。
讲到这,大家对为什么会有【老乡心理效应】也算有个初步了解了吧,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更多如何与陌生人很好交流开场的14个方法,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柠檬心理课堂】,回复关键词【陌生人聊天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