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主体性

“活出”主体性

遇见朋友分享的文章——写得是一位母亲找回“真我”的故事…

却是值得每一个陷入在各种角色与责任感里——“疲于奔命”,却几乎丢失了自我的人儿,来遇见!

其实,心理学里的“主体性”,每一个人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如果“你”是一个婴孩,“你的哭”、“你的笑”,包括“你的期待”——一定都是绝对尊于本心的…

毕竟此时“我们的内心”像一张白纸——所有的欲望,都是直白的抒发。

所以,那些个“哭和笑”、“欢乐和悲伤”——都是因为“我想”。

只是长大了,有了各种各样的身份——在社会上,是公民,在公司里是职员,在家里,可能是子女,是长辈…

这各种各样的角色的附加,却唯独减弱了“自我内心”赋予的那份“内在自我认同感”的赋予——“我是谁”?

是某某的儿子,是某某的父亲母亲,或者是某某公司的谁谁谁…

这些“角色”与“责任”的赋予——可能并没有明确“我是谁”,在自我内心的定义。

心理学里的“主体性”——便试图从“每个人的内在”去“看见”我是谁…

或许,我觉得:那些成长的岁月里,就在记忆里的那些闪光的幸福、笑容,甚至是失败后的站起,热爱的光芒,那些值得一个人品尝与感悟的时光…

那些个夜,那些个生出“觉醒”与“值得”的瞬间——却藏着“主体性”里的“自我认可”,“自主性与能动性”,那些切实体验“感知”活着与“生活”的场景!

许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