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院读书时,我学到了很多医学知识,但是不包括死亡”。这是作者写书的初衷,死亡的过程如何演变、人们如何体验死亡的终点、对周围人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在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天,科技、医疗的进步让高龄不再具有稀缺价值,然而,不管我们的寿命如何延续,“老”就像日落一样无法避免。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尤其在我国已经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及他们的独生子女正在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传统的养老院似乎不是最终答案,它们的优先考虑是避免褥疮和保持体重,这的确是重要的医学目标,但是它们是手段,不是目的。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是养老院的三大瘟疫。老人需要一个小小的房子,小小的厨房和卫生间,可以自己锁上房门,没人要求他们按时起床、穿衣、吃药,甚至可以饲养宠物,尽管它们可能会带来细菌。晚年生活的伊甸园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是老人们迫切需要的。
当生命走向终点,什么时候努力治疗,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事实上,我们经常根本就没做选择。我们依靠默认项,而默认项是:采取措施。治疗点什么!我们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害怕做得太少,而忽略了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具有同样的毁灭性。
“我需要了解为了博取一个活命的机会,你愿意承受多少,以及你可以忍受的生存水平”。这是一个艰难的问题,但这是我从这本书中收获的最有价值的一句话。
父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体验到的痛苦并不完全是身体上的—药的镇痛效果很好。有时候他“浮出水面”,在意识最清楚的时候,听见我们的声音,他会露出微笑。然后他 “完全上岸”了,却意识到事情还没有结束。他意识到,他本来希望已经全部消失的痛苦、焦虑仍然还在:身体的问题还在。他只有睡着的时候才是平静的,醒着的时候他无法平静。既然生命在逼近极限,那么,他希望他的故事的最后几行是安宁。
身边有太多例子,在老人走向生命终点时,家人们用仪器坚持维持着他们低质量的生命,甚至只是害怕周围人说他们“不孝”,这何尝不是一种可怖的、自私的残忍!
喜欢的话别忘了点赞+分享
关注我,为你分享每一本好书。
让我们一起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