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过年的时候,自己也成为吐槽没有年味的人。今天看了一个大姐的一番话,终于明白了,年味并不是变淡了,而是自己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才会认为年味在变淡,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完全适应作为家庭顶梁柱的定位,也可能是我们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长大。
还有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基于传统社会基础的一些文化传承的仪式活动没有了,比如原来都是一大家子人围在一起写春联,拜年和团圆没有手机的牵绊,大家真正在交流,而不是现在每人一个手机,拜年的时候感觉有隔阂怪怪的,团圆只是默默无闻的看手机,过年的氛围、亲人之间的交流日益淡化,因而格外怀念儿时过年的感觉。
昨天也看到了一个嫁在山东德国籍的女孩的一篇文章,她也谈到了这一点,不仅在是中国春节,在欧洲的圣诞节也出现了节日味道变淡的情况,看来中西方传统节日都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好好来研究一下了,如何在新时让传统节日更加适应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