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参加“幸福园丁-中国教师幸福教育公益项目”特别开心。一早我就守在电脑前,准备好笔和纸,登好微信,进入听课界面,看着倒计时一点点过去,内心既忐忑又兴奋。知道自己即将和各个心理学大咖们近距离接触,聆听心理学领域最前沿的理论和最科学、最实用的事例,我希望自己能潜心学习,尽最大可能吸 收、内化、实践各位专家教授所讲的内容,最后能很好的回馈自己、学生、亲人、 朋友和更多的人。
6 个多小时的听课时间在忙碌而充实的时光中一晃而过。听完任俊老师和曾光老师的课,我的最大感受是原来积极心理学是一⻔提升人幸福感的学科,它是 以科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幸福。而这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人心浮躁的年 代是多么被需要啊。一个人的生活、学习或者事业总有遭遇挫折或困难的时候, 如果不能及时的调整每一次遇挫后的心态,极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心理。我相信 很多人都曾经遇到过那种即使怎么弄都解决不了问题的情景,一闪而过或者⻓期 占据的无能为力感会一点点吞噬自己想要顽强挺过去的心。这种心理状态继续发 展就极有可能让人产生抑郁甚至出现疯狂行为。心理学家们积极思考,发现习得性乐观或习得性坚强可以消除这种心理,让人拥有积极品质。任俊老师告诉我们, 积极心理学不是通俗心理学,不同于所谓的一味喝积极鸡汤,一味说好话,不是 未经科学验证的自助方式、哲学论述等,它是建立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之上的一⻔学科。它的核心在于提高乐商,即正确看待快乐的阈限值、提高感染他人快乐的能力、应对能力和对积极事件的品味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以后应该多关心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这远比强调他们的学业能力来得更有意义。
如果说上午任俊老师的讲座侧重于阐述积极自我发展受阻的原因,那么下午曾光老师的课更偏向于发展积极自我的方法介绍。曾老师抓住“自尊与自信”来谈,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让一众心理学家们注意到积极教育的预防性作用对于学生品格和幸福感的提升不容小觑。让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感受到自己很重要,很 有价值,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自己,同时也不需要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相信自己有完成事件的能力,这两点很重要。我们的家⻓和很多教育工作者因为中、高考这两根指挥棒把孩子的学业看得极其重要,眼睛盯着那些所谓品学 兼优的人,总是以一副过来人的语气语重心⻓地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却不愿意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们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伤害孩子自尊的常用语” 有多少成年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对身边的孩子说过?我们希望孩子懂事,懂得感恩,但从来不是在共情的基础上,大多数时候我们是靠激发孩子内心的内疚感来博取孩子们的怜悯,拖着他们负罪前行,就像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一航, 面对父母无私的付出,除了内疚还是内疚,而这根本激不起他努力战胜病魔的斗志。所以当带着温度的“三明治式批评”、“感恩三件事练习”放出来,我会自觉的跟着老师的节奏做起作业,面带微笑,心情愉悦。尊重自己,向阳而生;尊重别人,静待花开。这是我今天学完之后最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