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10901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白话】曾子说:“慎重地送终亡者,虔诚地祭祀先人,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思考之一】“慎终”是什么意思?
慎终:朱子《论语集注》上说,“慎终者,丧尽其礼。”“慎”是谨慎、认真、恭敬的意思,与之相对应的行相是忽略、敷衍、不重视。终是指寿终,进而可指丧礼。钱穆先生把“终”直接解释为“丧礼”“送终之礼”。光远老师说:慎终就是慎重谨慎地给亡者送终,丧尽其礼也。钱穆先生说:“死者去不复返,抑且益去益远。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礼·杂记》:“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瘠,就是菲薄、简约的意思。《荀子·礼论》:“故事生不忠厚,不敬文,谓之野;送死不忠厚,不敬文,谓之瘠。”“慎终”就是对待死者的丧礼一定要慎重,要符合礼法礼仪!
《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做任何事开个头并不难,但能坚持到最后的人却很少,告诫人们做事要善始善终。
行孝也一样,父母在世之时要尽孝,做到“能竭其力”;父母离世之后要慎终,做到“丧尽其礼”。《弟子规》中说:“事死者,如事生”,这样行孝才是善始善终、慎始慎终。朱子说:“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由于我们对于父母去世后的丧葬之礼很容易忽视,因而一定要谨慎地处理对待,不可不重视。死者一去不复返,而且离我们渐行渐远,如果送别死者的丧礼做得不到位,将是后悔也无法弥补的;只有认真慎重地对待父母的丧葬之礼,才能让自己心安无悔,不会留下遗憾。
【思考之二】“追远”是什么意思?
“追远”讲的就是祭尽其诚,是对逝去的父母及列祖列宗进行追念祭祀。朱子说:“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钱穆先生也有与之相近的解释,他说:“死者去我日远,能时时追思之不忘而后始有祭礼。”已故的父母虽然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了,但父母曾经对我们的深恩,我们岂能忘怀?再往上追溯到我们的祖辈们,即便他们也许从未见过一面,但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们岂能不认祖归宗、寻根溯源呢?有句名言说:“死亡不是真正的终点,遗忘才是!” 蕅益大师在《四书蕅益解》中又将文义引申,大意是:教民慎终追远,不只是丧尽其礼,祭尽其诚,从小处说,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便是追远;吃完饭碗筷收拾整齐就是慎终;从大处说,重视临终归处便是真慎终,念恩报恩普度众生便是真追远。
“追远”就是饮水思源、不忘根本、知恩念恩!“追远”就是要记住祖德流芳,不忘宗恩浩大!念兹在兹,薪火相传,德荫后世!
在《为政篇》“孟懿子问孝”章,孔子告诉樊迟孝就是无违,无违就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对生者的尽孝,对死者也不能违礼,要做到丧尽其礼,祭尽其诚。
正是因为人去世了,就容易被忽视,去世时间长了,就容易被遗忘。所以我们对死者“易忽”,因而需要做到“慎终”而无悔;正是由于我们对远者“易忘”,因而需要“追远”以纪念。忘记过去就是背叛,忘记已故的父母及历代先祖就是不孝!我们不能做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