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咱们要讲的概念是决定论。它是说我们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其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
2、这个概念结论出自《被讨厌的勇气》的《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这个章节。里面想告诉咱们过去是并不会决定现在,决定现在的是咱们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这本书或者这个章节。
3、决定论这个概念在岸见一郎的这本书中算是不好的一个词,你若陷进去,就会变得糟糕,但在其他地方地方又是一个好的词语,比如咱们最终的目标是由过去一段时间而决定的,咱们的交的朋友是由咱们自己的品质决定的等等。这就是一个概念具有多面性的体现,看你将它应用到哪里。
4、咱们先从这本书中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概念。书中给我们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说是有一个人由于受到了心理创伤,因此变得不愿出门,整天呆在家里。而一分析,这个人自闭在家中是由之前所受的心理创伤决定的还真说得通。但是作者却帮我们揭穿了这个谎言,作者解释那位自闭的人其实是抱着想要受到关注的目的,才用过去作为理由来让自己自闭的,他的自闭不是过去的创伤决定,而是由现在想要达到的目的决定,过去只是一个理由。
5、不知道大家看到作者那样的解释是否有一种被说中的感觉,反正我是有那么一点点的,相信大多数人都会用一些理由来躲避一些事,那些理由包括过去别人对自己的伤害。那样做就像给自己设计了一条完美的失败路线一般。
6、那我们要怎么避免这种不好的决定论呢?下面带大家将这个知识应用到几个场景。
场景一:避免自怜
我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那段时间我在用对自己所有的不利条件在可怜自己。其中一个是令我影响最深的,那是在高中的时候,当时我因为父母学历不高,对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当而自怜的,当时的高中所在的班级老师团队有点厉害,于是班里超过三分之二的人都是来自一些高薪阶层的人,她们的父母都很懂得教育子女,与她们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她们的基础知识比自己的好,他们更懂得为人之道,慢慢的因为自己成绩开始变成了中等,我就开始找自己成绩不好的原因,其中一个便是自己从小没有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然后越想越难过,越想越不想学,然后成绩再下降,然后又难过,就这样死循环着,成绩一下好一下坏,心老是上上下下的。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那只不过是我为自己成绩不好找的一个借口罢了,用我们年级的学霸父母也不怎么教育孩子这一条就可以推翻,而当时的自己却陷入了其中。
场景二:怕努力了也会失败
不知道有多少人这样怀疑过自己,觉得即使努力也会失败。还是说一下自己的高中吧,不过,我想说一说自己的同学,高中过去那么多年,现在对于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当时自己喜欢的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天天坐着学习干嘛,学了也考不上。但最后的一个月她却用自己的行动来反正了这句话,记得在最后一个月,她像一个学霸一样的学习,后来,本是学渣的她考上了一个超出她预期的大学。然而在那一个月之前她是不敢努力的,因为她挺怕努力了也没结果的。
7、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分清楚决定论所用的地方,如果将它用在了一些理由上,有可能就会导致我们一直颓废,止步不前,若是用在了一些小目标上,最终我们或多或少可以收获一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