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 注释】1.呻其占(chān)毕:眼看简册,念念有词。占:通"觇"。2.多其讯:反复地询问。3.言及于数(cù):解释很多很全面。数,繁密。4.安:安于义理之真,真理解,化为自己的思想情感。5.悖:悖谬,违背真理。6.佛:同"拂",拂逆。7.隐其学:学术隐微而不显扬。8.去:遗忘,抛弃。9.刑:通"型",显彰弘扬。
【译文】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原来,满堂灌的老师古已有之!但说实话,不能让学生安心求学的首先不是老师,甚至不是学校,毕竟很多老师自己也是身不由己,不能安心教学。先不说如今校园不清净,就说教育系统中对师生的评价就很能左右教学:测试题目的导向,对教师评价的唯分数论,评定优秀、职称等的论文和课题等要求......又有多少是引导师生全面发展或者深入学习、研究的呢?单纯的要求老师讲奉献、“凭着良心教学”无疑是......的。
当然,牢骚满腹并不能解决什么实质问题,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去考虑,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能做什么?有什么具体措施吗?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下学期,我想从自己的班级开始,研读和融合教材,实践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课堂,首先从熟识每一个学生开始,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留痕,争取收获更多温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