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此生有八九成的劫难,都是家中的子女造成的。
从子女出生的那一刻开始,父母就需要围着子女转。子女是否快乐,有没有好的前途,对父母的态度好不好,都会影响父母的生活质量。
小的时候,父母会花大量的钱财去培养孩子,只希望他们读书不错,成绩优良。长大后,父母会帮孩子买车买房,只为了他们可以顺利结婚。
哪怕父母到了晚年,也会为了孩子,而成为免费保姆,帮孩子带娃,无怨无悔。他们总以为,自己的付出,可以换来子女的孝顺。
殊不知,自己的想法,跟生活的现实,那是存在差别的。父母越是希望子女孝顺,子女就越是会伤害父母。
家庭中,这几类子女看似孝顺,实际上是父母的噩梦,要注意了。
一、以传宗接代之名,掏空父母棺材本的孩子。
传统的父母,都有这么一个想法:孩子能够传宗接代,传承家族的血脉。
要想实现这么一个心愿,父母就只能“掏空棺材本”来帮助孩子。70平的房子换成100平的房子,15万的车换成30万的车。
年轻的子女,由于赚不到那么多钱,所以他们就会依赖父母,让父母掏空家产来帮他们结婚生子。
父母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子女很有可能得寸进尺,提更多的要求。逐渐老去的父母,为了子女的人生大事,也只能咬紧牙关答应了。
这种以“传宗接代”之名,去掏空父母棺材本的孩子,其实是很不孝的。试想,父母到了晚年,没钱养老,那父母该如何是好呢?
我一直觉得“六个钱包买房”的观念特别极端,直接就掏空了一个家庭三代人的钱,以及未来三十年的劳动所得。这,真的不太好。
二、要求父母带娃,但又满是嫌弃的孩子。
父母既出了钱财来帮子女结婚,等他们有了娃之后,父母也要成为免费保姆。
成为免费保姆,其实不是什么问题,只要子女懂得体谅父母的不易就好。而这“体谅”之心,貌似不是每个人都有。
有一个家庭的公婆,尽心尽力去照顾年幼的孙子。秋冬之际,孙子生病了,儿子夫妻俩就指责老人家没有责任心,没有花心思去照顾孙子。
听了儿子夫妻俩的话,父母特别生气,就跟儿子吵了一架。不久后,这两代人的关系就割裂了,儿子厌恶父母,父母也好心没好报。
为什么要求父母带娃的孩子,会因为某些小问题,而指责父母呢?因为有不少的孩子都觉得,父母带娃不犯错,这是“理所应当”的。
就是这种“理所应当”的心态,就导致了一大堆的家庭矛盾。这亲子关系,相处起来很难,但破坏起来很简单。
三、表面勤奋上进,实际上啃老的孩子。
江湖中有这么一句话:人,表面是这一套,背地里又是另外一套。
表面上,你的孩子特别努力勤奋,动不动就有创业的心思。可背地里的他没啥实力,只是想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罢了。
这种表面努力的行为,那是毫无意义的。试想,子女刚大学毕业,本就毫无社会经验,但他们希望父母给他们几十万,去创业,这真的是上进吗?
有一个富豪家庭的孩子,拿着父亲给他的一个小目标去创业,刚开始是赚到了,最后还是亏光了。这说明了什么?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创业之路。
还有另外一个极端,考公的孩子。孩子大学毕业后,就宅家努力备考公务员,也不去赚钱,由父母来承担他们的生活花销,间接啃老。
如果孩子到了35岁,还是考不上,也不工作,难道父母依旧要无条件养活他们吗?让孩子成为温室的花朵,就是父母最大的错误。
四、退休前,分光父母身家的孩子。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这么一个家庭潜规则:退休前,父母绝对不能把身家分给孩子。
对于这个潜规则,很多年轻人都不理解,父母的钱,就是我的钱,为什么父母不把身家分给我呢?不是不分,是不能在退休前分。
镇上有一个老人,退休前就把三十万的存款,全部给了孩子。那几年,孩子特别孝顺,满口父母长,父母短,哄得老人特别高兴。
等那三十万花光了,孩子就翻脸不认人了,不仅一改常态,还对年迈的父母特别苛刻。由于老人没有钱财底气,所以他们只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了。
人老了,什么都靠不住,只有兜里面的钱财才靠得住。要知道,人之感情是不长久的,唯有金钱利益,才能护人周全。
分家产最好的时机,不是退休前,而是退休后,孩子已然定性的某个时间段。如此,父母才能保全自己。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