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22日发表评论,对淄博烧烤促进消费、拉动经济给予高度评价。
人民网认为,“创意创新踊跃,内生动力充足,餐饮业复苏走在了前头。淄博烧烤凭借“烤炉+小饼+蘸料”的“灵魂吃法”红遍全网。”
我特别注意到“创意创新”四个字。餐饮业复苏需要创意创新,别的行业复苏,当然也要创意创新。
据介绍,成都市把火锅与公交相结合,在市中心开通了“火锅巴士”。在“火锅巴士”里,食客们一边品尝美味一边透过车窗欣赏沿途城市美景,真可谓“食旅融合,吃在景中。”
创意创新,并不是高难度动作。像淄博烧烤、火锅巴士,无非是搞了点“结合”“跨界”“嫁接”的小动作,但却收到了“红遍全网”的奇效,此中奥妙很值得深思。
旅游业以其吸引眼球,刺激观感,倡导尝试的特点,更需要持续不断地创意创新。
但是,让人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固守老传统、沿袭老办法、遵循老套路,多年来“江山依旧”,拿不出新东西,以至于冷落了游客,萧条了市场,本来红火的旅游业却走上了下坡路。
创意创新并不是非搞大投入不可,更不能破坏资源,自掘坟墓。
一些旅游景区打着创A的旗号,大兴土木,“引城进山”,“改景为园”
,结果把好端端的自然景观变成了“假古董”“四不像”。
创意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不是景区,也不是管理者,而是游客。不研究游客心理,不从游客需求着想,任何拍脑门的“奇思妙想”都是愚蠢的。
淄博烧烤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淄博人的实事求是。
在借鉴他们的经验时,也应实事求是。搞旅游的,必须弄清自己有啥,游客需要啥,二者能够碰撞出啥。撇开自己的根基,不顾市场的变化,看着眼花缭乱的所谓“创新”恰恰是对旅游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