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好的经济学在于3点。
1,考察目光远,不纠结于现在。
2.他们更关注所有群体。
3.考察即时的直接影响与即将产生的间接影响。
壹、破窗谬论
①【破窗谬论:一个孩子打破一家店的玻璃,则给玻璃店带来生意,那玻璃店又会向其他店铺交易,则无形中增加了资金流动,进而给很多人提供就业机会。这么一来,那个小孩则成了造福社会的大好人。
②其中的谬论:只想到这家店和玻璃店,没有想到其他店铺群体。首先,破坏给玻璃店带来生意,然而本来这家店主本来是要去购买西装的,打碎玻璃后,这家店主不得不去购买玻璃。这又向后推一个逻辑,即买西装的钱继续在其他店铺进行资金流动,然而这家店变相的失去了一套西服。所以破窗谬论的本质是损失了。】
贰、战祸之福
①战争所造成的需求堵塞只是破窗的外套。
②首先战火摧毁的的东西越多,则战后所需要的东西越多。(毋庸置疑)
③但是需要与需求不同。
需要仅仅是你所缺的,但需求不仅缺,而且有购买力(即购买的起)。
【例:印度与美国。
印度对产品的实际需要远远大于美国。但因为他购买力低下导致因此创造商机能力远低于美国。】
④揭露战祸之福:需求堵塞只讲了一半的真相!同破窗理论!这一半真相是战争给制造商,建筑业带来商机。但是另一半是,和平时期的冰箱,汽车却无法生产。(还有需求看似增加原因是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和需求转向了那些特殊的产品。这个不懂的话,以后还会讲到。)
⑤同破窗谬论一样,失去了买西服的金钱,你的购买力是不是减少了?所以推广的战争,生产力被摧毁多少,实际购买力就会被摧毁多少。
【这其中有个特殊情况:用例子来说明。
德国人和日本人比美国人拥有更多的“战后资源”,因为他们的老旧工厂在战时被完全摧毁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以降低,非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可比。若如此,美国可立即拆除老旧设施,从而一举消除日本和德国的领先优势。
事实却不是这样。
道理简单,厂房,设备都有最适当的折旧率,也就是最佳的更新年限。即设施净值接近于残值,这时来炮弹刚好炸掉,这样的破坏才是有利的。】
厂房毁于战火并无好处,除非其价值接近于破铜烂铁,正处于弃旧迎新的当口。
⑥我们通过上述,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弃旧并不等于迎新。
⑦现在推到战争。无论个人或政府,必须拥有资金提留,或通过储蓄取得资本积累,才能实现厂房设备的更新换代。然而战争却会摧毁累计下的资本。(这就是战争之祸。)
⑧结论:所以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了各行各业的原有平衡、战争改变了工业的结构。
①战争也有好处:比如战争在摧毁财富,但却会让人民激发斗争斗志。(切记:没有人会因为需要激发斗志而刻意烧毁自家的房屋。个别除外ƪ(‾ε‾“)ʃ)
大自然最基本的真理:大肆破坏具有价值的任何东西,都会造成净损失,不幸和灾难。个别特殊情况下,会有补偿性利益,但从整体上看,战争的破坏对社会绝不是恩赐或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