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的魔法
《是巧合吗?》是一本心理学书籍,可是翻开之后,却有点疑惑,这好像是一本漫画?原来作者佐藤由美子将“共时性原则”这个心理学的概念融入在了故事和漫画之中,让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学习知识。
共时性现象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容格提出来的一种精神效应,是指“偶然的一致性”。简单来说,就是身边恰好会发生与你此刻心中所想相一致的事情。比如,你辛苦一天,实在不想回家后还要为晚餐忙碌,这时丈夫突然发来信息,邀请你一起外出共进晚餐;再比如说,你想到了好久没联系的朋友,觉得是时候聊一下了,她也正好问你有没有空碰面……
诸如此类的事情好像是天大的巧合,可是《是巧合吗?》的作者告诉我们,通过坚持学习“十秒开关”法则,我们是可以主动创造出这样的“巧合”,使自己心想事成的。
“心想事成”这件事是会发生在我们对自己的期望以及对他人的期望之中的,如果希望自己的事情都能称心如意,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理解自己。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应对身边发生的事情时,其实都是受我们的动物性驱使,是一种条件反射,我们很少停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对一件事情会有某种反应,所以可能虽然我们很不喜欢自己的某些行为或思维,却一直任由自己停留在这些行为和思维之中。
尤其是当我们对事物有一些负面情绪时,我们很难受,我们很想与这样的情绪抗争,但可能在很长的时间之中,我们都始终无法摆脱这些情绪,这样的生活当然不会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所以其实我们应该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或不好的行为,比如哪怕是《是巧合吗?》中的砂糖老师,她也一直都有赖床的问题,甚至曾经因此在参加很重要的学习会议时也迟到了。但是,她并没有指责自己,也没有在生活中为自己的这个毛病苦恼,她坦然接受自己的这个问题,在不想起床时告诉自己这样是ok的,而在自己终于起床了的时候也要肯定自己。
或许看到这里大家会觉得这是不是有点任由自己的问题发展,而不去努力呢?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克服有些问题的确很难,也会让我们很痛苦,那我们不如与这些问题和平共处,更多关注我们做到了的事情。毕竟我们所纠结的每一个“没有做到”背后都隐藏着我们“想要做到”的心情,这便是值得肯定的,只有放过了自己,肯定自己“想要做到”的心,我们才有更好的状态去创造当下可能发生的好事情。
理解自己、接受自己、肯定自己是悦纳自己的基础,做到了这些,我们才会有好的生活状态,让自己“心想事成”。
我们都没有办法改变他人,除非他人自己愿意改变。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道理,所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对身边人的期望也能成为现实,那么我们就不能一直把这样的期望放在心中,而是应该更多去理解身边人的状态,与此同时,始终坚持悦纳自己。
比如配偶之间有问题时,如果我们紧盯着问题不放,其实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更不可能改变对方。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发生的事情,理解对方所做行为的缘由,仍然用良好的状态对待彼此。我们要相信,人都是有学习与反思能力的,不说不指责,反而留给了对方冷静思考的空间,当他想改变时,变化自然会发生。
佐藤由美子的这个观点与我曾经读过张德芬所写的《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一书中的有个观点非常相似。张德芬说,这个世界上只有我的事,你的事,和老天的事,无论这个“你”是谁,我们都不能因为自己的个人想法而去干涉他的事情,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说,我们也并没有能力去促使他人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
我们所能做的,永远只有自己的事,但我们能应对好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事情都能心想事成,生活便是美好的样子。处于这样生活的我们,才有可能接受身边的人和事,与周围的一切和谐相处,那么,这便又实现了自己对其他人和事的“心想事成”。
所以,身边发生的事情恰好与你心中所想相一致并不是巧合,而是我们都有能力改变自己,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心随事转”变成“事随心变”,这不正是心想事成的魔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