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前边,我跟你说一下。”我喊着站在教室后边的那个学生。
因为作业不合格,我让这个学生站在教室后边。此事之后,这个孩子心中存火,正式上课时,他把笔扔向另外一个同学。这一幕被我看见,虽没有训斥,却也说了他几句。
接着,他怒气冲冲地走出教室。是摔门而出。
显然,他已违背了尊师重教的规范。我不想与他生气,可内心的怒火已压抑不住。
随即,我喊他进门,让他打通家长的电话。他“夺”过手机,嘴里一并嘟哝着:“打就打。”
此时,站在讲台旁边的我竟有些心虚。因为生气?因为不知如何向他父亲讲明这件事?因为担忧?
孩子的父亲接通了电话。我说:“您好,我是孩子的历史老师,孩子刚刚的做法很过分,我觉得有必要跟您沟通一下,让孩子跟您说一下事情经过吧。”
“咋了?”这是父亲问的。
“俺写作业了,是她找事。”孩子口中的我是一个不辨是非,不分对错的无理教师。听到这个语气时,我心知,这个孩子,一定是父母也拿他没办法。我不再多说什么。
“回来我说说他。”这是大多数家长的托辞。即使批评教育,孩子只当耳旁风,事后还是我行我素,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在少数。
挂断电话,无心继续这节课。师生在沉默中挨过了40分钟。
课下,与他的班主任老师进行沟通。突然间觉得,是我错了。
从班主任老师那儿得知,这个孩子,家庭情况特殊。从他的语文老师那儿得知,这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男子汉。
作为一位老师,我没有了解孩子的特殊情况,没有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
可是,另一位同事告诉我:家庭情况特殊不能成为他不认真写作业的理由。自尊心极强也不能成为他摔门而出的借口。
我真得错了吗?各有各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