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听这一节让我理解了「广告语」采用『口语』的形式的原因,口语的形式便于「传颂」,因为人们日常交流不会使用书面语,都是在用「口语」表达,也就是说人话。创作能够『传颂』的广告语的目的是:如果广告语本身能够传颂起来,它的传播效率就最大,传播这句话的成本也就最低。就像诗歌一样,如果不靠群众的传播,诗歌很难流传千年。我突然理解,要学习创作诗歌的方式写广告语。
我突然体会到,因为「广告语」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写』的过程,人因为受教育的经历,「写」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用『书面语』表达,而非「口语」。
其次,这里还有一个华杉老师讲过的社会现象:“人的潜意识总是想‘脱离群众’,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成为‘人上人’,他就不想使用人民群众都喜欢的东西。什么叫高档?你看不懂,我就高档了。这就是哲学问题,维特根斯坦说: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欣赏我们能欣赏的东西。”
也就是说,我们在写东西的时候,一方面是把想要表达的东西呈现出来;另一方面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会考虑别人看到这个东西觉得怎么样以及如何透过这个东西看待我,创作就演变成了对自我形象管理的产物,这其实是偏离创作本质的表现。这里还是在创作中没有达到「无我」的状态,无我就是按照实物本来的面貌,如实地呈现。(“黑格尔说:目的就是美、善,是‘第一性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以某一种方式安排好的,按照普遍的规律、思想、理性行事,才是最优越的,因为每一个事物的原理就是它的本性”。)
我在这里突然理解了自己有时候内心的纠结,本质上还是在意别人的眼光以及别人怎么看待/评价自己。
华杉老师讲道:“广告语不是我说一句话给顾客听,而是我设计一句话让他去说给别人听。为什么?因为不会说给别人听的话,就不能传起来,只是你把它播出去了,它没有传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把传播改成播传。在传播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除了到达率之外,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传达率。就是它能传起来吗?能传给多少人?由于有了传达率的概念,我们创作广告语的标准是什么呢?第一是必须能传颂的话;第二是它要传得广;第三是要传得久。我们讲广告语的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要能传起来,能传颂。什么样的广告语更容易被传颂,能够不胫而走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一定是口语,而不是书面语。所以,我们要讲播传原理,首先就讲到了传播的口语原理。”
这段话让我理解了,创作广告语时采用「口语」的形式的原因。广告语的创作是为下一个环节的「传播」服务的,如果「广告语」自身具备「传颂」的基因,就会指数级地增加『传播』的效果。因为需要达到「传颂」的目的,所以在语言学中选择的是『口语』,而非「书面语」,并且在『口语』中进一步地选择了民间更容易被传颂的形式「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