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是期末考前的最后一节复习课,课程目标为通过几道有代表性的阅读理解题,帮助学生梳理考试中阅读题的做题逻辑,提供一些切实有用的做题技巧,排除一些做题中容易遇到的疏漏。
设计亮点:
1.在课堂的最后一步,让学生由做题人到命题人进行了角色的转变,他们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以命题人的角度思考考点,这能够促使他们在今后的做题中思考问题更加全面。
2.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命题课后我把他们收集整理起来,作为当日的作业,学生的反应非常激动和兴奋,由此也大大提升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不足之处:
在这节课中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题笔记之,希望在下次课堂中能够加以改进。
1.对于课堂中生成的数据欠缺敏感度,在课堂中的决策需要再加斟酌。在这节课中,我通过投票得出的数据都没有进行妥善的处理,比如下图:
我当时的决策是选了C选项的同学来进行理由陈述,这个时候我其实可以听听少数人的想法,看看他们的思路是什么,再让大多数正确的同学来进行讲解。或许以后在当下拿不定决策时可以看看AI给出的策略参考。
2.课堂设置的题量太多,显得比较仓促,重难点不突出。应减少任务量,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突破,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
3.小组活动设计得还不够精细化,有两个小组在讨论环节并没有有效参与讨论。还是应该严格参照小组活动的设计思路:独立想,轮流说,一起议,才能让小组活动真正服务于课堂。
以上是本节课的课后总结。